张太傅经常会提朝堂的政事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今日张太傅问的是石炭之事。
“为防大齐柴木不够,开采石炭取代木材,是杞人忧天还是有备无患?”
卢芝率先抢答
“太傅!学生认为石炭当开采!别管他杞人忧天还是有备无患,若开采石炭就能作蜂窝煤,大齐就多了一门商贸。”
“咱们不用也可以高价卖给匈奴!他们不是缺木柴吗?这利滚利,再滚利,大齐的国库一定丰盈!”
“至于移民、买地的成本,有匈奴这个冤大头,怕什么!”
张太傅简直没眼看。
“下一个。”
尹守知:“夫子,学生认为,非是杞人忧天,而是有备无患。”
“只是开采石炭会占据百姓耕地,地方官压力过大,不如暂且搁置,等有一日大齐真的出现薪柴危机时再行开采。”
祁多鱼站起来:“我听太子的。”
张太傅:“……坐下。”
祁多鱼:“是。”
方藻休学了三日,没有来,伴读小团伙暗戳戳议论他是羞于见人。
大皇子站起来,依照上辈子的轨迹,十年后大齐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贫困地区一城能死半数人。
第二年开春后,太子进献一物‘蜂窝煤’,大齐开始征地挖石炭,制作蜂窝煤。
蜂窝煤正式售卖后,家家买煤,户户买煤。
复冬,严寒依旧,长安几无冻死之人,因为父皇在政年号德乾,那一年被誉为‘德乾盛世’,也被称为,‘蜂窝盛年’。
蜂窝煤推行后,据太医院统计,长安城各大医馆中拉肚子的病人都少了。
因为冬天,百姓有能力喝热水,吃热粥了。
一首《卖炭翁》流传进大街小巷,太子发言,不让《卖炭翁》的腐败走进现实。
有太子用血威慑,大齐对开采石炭的管理十分严苛和规范。
如今他拿着结果站在事情的起始。
“石炭要开采,它不是杞人忧天,它是利国利民!”
没人比他更清楚蜂窝煤的价值。
“它可以为大齐千家万户在冬天带来一锅热粥,省下几枚买柴火的钱,至于开采遇到的阻碍,在利国利民面前,执权者当以雷霆手段横扫。”
上一世太子能扫,父皇不能吗?如果不能,要他何用,赶紧退下来让该上的人上去!
只是蜂窝煤为何会提前十年出世?
张尧要被这一个两个的气笑了
“你说横扫?遇到炭地却有百姓耕种你当如何?”
大皇子想也不想:
“收田,把所有的田收归官府,只许他们耕种不许他们买卖,官府有权利随时征用这些田地,再给他们一笔足以全家生活三年或四年的钱财,分一块荒地,官府协同百姓开荒种植。”
上辈子太子就是这样做的。
张尧像听到了什么大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