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杨荣和杨溥等人与钢铁厂厂长通力合作之下,一台近乎完全体的蒸汽机终于完成了。
这期间,他们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日夜的钻研与试验。
杨士奇每日都会早早来到钢铁厂,仔细检查前一日的工作成果,与工匠们讨论可能存在的问题。
他拿着图纸,对照着每一个部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一旦发现问题,他就会立刻与杨荣和杨溥商议解决方案。
杨荣则凭借自己的学识,不断从理论上优化蒸汽机的设计。
杨溥负责记录每一次试验的数据,从蒸汽机的启动速度、运转时的温度变化,到动力输出的大小,每一个数据都被他详细地记录在案。
这些数据成为了他们改进蒸汽机的重要依据。
钢铁厂厂长亲自指挥工匠们打造每一个部件。
他对工匠们的要求极为严格,每一个部件都要经过多道工序的检验,确保质量上乘。
在材料的选择上,他也是精益求精,只选用最优质的材料。
当这台近乎完全体的蒸汽机终于完成时,整个钢铁厂都沸腾了。
蒸汽机矗立在厂房中央,散发着金属特有的冷峻光泽。
它的各个部件紧密结合,仿佛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
钢铁厂厂长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刻派遣一名亲信前往宫中向朱允熥报喜。
亲信一路小跑来到宫殿外,求见朱允熥。
守卫通报后,亲信进入宫殿,见到朱允熥便急忙行礼,兴奋地说道。
“殿下,大喜啊!杨士奇大人、杨荣大人、杨溥大人与钢铁厂的工匠们通力合作,那台蒸汽机已经近乎完工,如今已打造出一台近乎完全体的蒸汽机了。”
朱允熥原本正在批阅奏章,听到这个消息,急切地问道。
“真的?那蒸汽机当真已经近乎完全体了?”
亲信连忙点头,说道:“殿下,千真万确。小的亲眼所见,各个部件都已完善,想必一定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朱允熥大喜过望,站起身来,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说道。
“咱这就命人将它抬进宫来。你们此次立了大功,咱定会重重有赏。”
亲信再次行礼,感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