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担心铁甲舰和新武器损失的大臣,朱允熥回应道、
“咱亦知铁甲舰与新武器得来不易,耗费无数心血。然咱以为,若因惧怕损失而将其束之高阁,实非明智之举。”
“我大明之强大,在于敢于进取。虽海上风险重重,但咱会选派最精良的将士与最有经验的水手驾驭舰队,他们定能小心应对海上的各种危险。”
“且此次支援,并非盲目冒险,而是权衡利弊后的决策。”
“咱相信,凭借我大明的造船技艺与航海技术,定能确保舰队安全抵达欧洲。”
他看了看户部大臣,心中也明白他的担忧,于是继续说道。
“咱明白财政支出是一大难题。但咱以为,这是一项长远的投资。”
“支援在欧洲的事业,一旦成功,所带来的回报将远超当下的投入。”
“欧洲之地,资源丰富,贸易潜力巨大。”
“舰队前往,不仅能助我大明之人在当地站稳脚跟,拓展疆土,更能开辟新的贸易航线,使我大明的财富源源不断。”
“而且,咱会命人在筹备过程中,尽量精简不必要的开支,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朱允熥顿了顿,思索片刻后继续回应。
“外交之事,咱亦深知其中复杂。但即便有少数国家心怀嫉妒或敌意,咱也不惧。我大明之强大,足以应对任何挑战。”
“而且,通过此次支援,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欧洲各国的情况,为日后的进攻提供依据。”
朱允熥继续说道:“咱理解百姓的担忧,但咱会向百姓解释清楚此次支援的意义。这是为了大明的长远利益,是为了让大明在世界更有立足之地。”
“再说,南洋诸国,印度半岛悉数歼灭,剩下的不过一些残军败将,不足为虑,根本伤不了我大明的海防根本,无须担心,尽管去干就是了。”
“而且,此次支援也能让欧洲的敌人尽数歼灭,收入我大明的手下,何须考虑他们的感受?”
“咱决定工匠和学者仔细研究欧洲的地理与气候。”
“他们会对铁甲舰和新武器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进,确保其能适应欧洲的环境。”
“咱相信我大明的能工巧匠,定能克服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