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糖满心好奇,全程端着碗,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们交易。
等小田离开后,姜糖开口问道:“红英婶子,这是你们自己做的红糖呀?”
红英婶子叹了口气,解释道:“是啊,我家那口子会点儿这手艺。我家后面那片地,本是老宅,房子塌了,种菜也吃不完,就每年种些甘蔗,做点儿红糖留着自己家用。邻居有需要了,就拿粮食、鸡蛋来换点儿。姜干事,我们这可不是投机倒把,我们没收钱。”
“红英婶子,您放心,乡亲们互相交换、互相帮助,这都是应该的。我还想跟您换点儿呢,行不?”姜糖亲切地说道。
“姜干事哪需要换呀,我给你装几块。”红英婶子热情地说。
“我们有规定,不能拿百姓一针一线。红英婶子,您给我装二十块,我给钱,行不?”姜糖坚持道。
“这……咋不行。”红英婶子应道。
“红英婶子,您家有这手艺,完全可以开个小作坊呀。还是说,您不想把这手艺外传?”姜糖试探着问。
“嗨,这算啥手艺,就是把甘蔗汁水熬成糖,没啥外传不外传的。至于开小作坊,俺们可从来没想过。”红英婶子笑着说。
“现在市面上的红糖特别紧缺。我看你们种的甘蔗长得可好了,这说明这片土地很适合种甘蔗。咱们村子里,山脚下、边边角角的地方种上一些,做出红糖后,完全可以往外销售呀。”姜糖耐心地劝说着。
红英婶子听了,满脸惊讶,显然从未想过还能这样。
姜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商机,吃过饭后,便立刻去找孙队长,跟他详细地说了这件事。
“姜干事,我这地本来就不多,还分出来种甘蔗卖红糖,那村民吃啥呀?”孙队长满脸疑惑,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是说村里的荒地,还有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可以种一些。前一阵,为了方便帮油草岭村卖茶叶和蔬菜,我专门请周书记办了个集体公社农业产品销售执照。咱们公社几个大队有啥东西,都能挂名在公社那边。现在种甘蔗还来得及,要不试试?我保证,只要你们做出来,销售的事儿就不用你们操心。”姜糖信心满满地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