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文抄公(一)

自张伯端走后,张贤便也如换了一个人一样,每日里,在自己的屋中除了读书便是练字。周晨实在不适应他的变化,找了个机会问张贤怎么突然转性了呢?

张贤也不避讳的说到道:“自你我从杭州到汴京这一路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我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这天下间匆匆的过客,想留下什么也是千难万难。文思不敏,不如晨哥儿你天赋过人,张口便可送出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词。而于武功之上,又不如你运筹帷幄。食货之事上,更加不如你精明通彻。”

周晨却不知道,他这些日子想了这么多。情急之下想要插话,一方面是要安慰张贤些许,一方面也是为自己解释。可谁知张口之后,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

总不能说,自己是千年之后穿越回来的人,许多你以为的见识本领,在自己那个年代不过尔尔。如果真这么说了,也会让张贤觉得自己把他当成傻子。朋友没得做不说,可能还会变成陌路。

小主,

张贤看到周晨想要辩解,却一时不知道怎么说出口而着急的样子。忽然就笑了一下,他接着说道:“我并未埋怨于你,你有本事我这个做朋友的,也替你高兴。但好男儿立于天下,不能让一人专美于前。左右我也想留下一些虚名。也想证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曾经走过一遭。当年以为赚许多钱,便是大大的成就。只是如今见了太多天下间受苦的百姓,也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也想让他们平静的生活。便从现在开始,准备用功读读书,考个状元,当个大官儿。牧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他一边说,一边微笑。

显然,这种场景在他脑子里,已经回旋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他说这段话时候双眼炯炯有神,透露出来的也是坚定的光芒。

周晨听了他的这份坦白,一时感觉古人竟是如此的纯洁。他虽然知道张贤选择的这条路,必然是一条充满荆棘,又曲折不平的道路。但他还是不想劝说张贤放弃。自他想着,自己没有那份心力去追求那个太平盛世的执念,若是帮着去追求的人,也是功德无量的吧。

只是一时间空气有些沉重,周晨毕竟不能很好的去适应这种严肃的氛围。慌忙间他随口开玩笑的说道:“张大贤士,果然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呐!”这句话在后世早已经烂大街,因为烂大街,所以确实是千古名句。

看着张贤一副崇拜的样子,周晨然觉得自己好像哪里又做错了。连连干笑两声,慌不择路的跑了出去。

留在屋里的张贤,看着周晨有些狼狈,逃出去的样子。他脑中不禁叹道:“如今我已经明白了,我这辈子要做什么。你的使命,也希望你快些将它找出来。这个国家,百废待兴。需要你尽早挺身而出,还百姓一个天下太平的盛世。”

两人的对话,被恰巧赶来的赵芳听了个一清二楚。当周晨念出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的时候,赵芳就被打动了。

张贤的精神,他佩服不已。但周晨的境界,也实在是更高一筹。他打定主意,要帮张贤圆了志向,只是周晨这人,实在是非池中之物。不是自己说帮便能帮的。

“是不是要将他早早的推入朝堂之中。”张芳也一时间,心里也泛起了合计。左右为难的时候,他突然想到半年前王旦还与自己闲聊的时候,提到过一人。那人名字大概好像就是周晨。

想到这儿,他忙唤仆人过来,吩咐道:“速去给王旦王大人下张我的拜帖,邀他过几日到府一叙。”此时的达官贵人,若是有事想要登门拜访,或是邀请人来相聚。都需要先送去一张自己的名帖,帖子上写好的约定时间地点,才算是礼貌。

而赵芳作为王爷,虽然身份尊贵。但却年龄偏小。这投贴也就更不能省。他想弄清楚,此周晨是不是王旦口中的彼周晨?思来想去想不明白,就先将心思先放下,想一些别的事情。

这些时日,从皇兄那里得来消息,据北疆线报,边界上的联盟最近连连异动,他们集结大军,好像是要趁着秋季,朝廷秋收之时扣边。

只是年年边境上与联盟多有摩擦。但互相也都是小股部队的纠缠。从来没见着,联盟军队大股入侵。

具体原因,还要过两日边疆来报才能明白。但朝廷上,因为这件事已经吵的不可开交了。

赵芳对这些实务非常不感兴趣,但这关系到社稷天下安生,叫他不得不密切关注。左右头疼。实在不想进宫,再去与那些人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