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
在舞台上跳舞的月落,动作娴熟。神情矜持又略带羞涩。想来是动作已经极其熟练了,才会有闲暇溜号,想些旁的事。她琢磨着,这台下正中坐着的那三人,大概是一起的。
距赵家人登基为帝,匡扶汉号后迁都汴梁,大概已有小五十年了。之前的连年征战,加之又有天灾人祸一直未曾断绝。
虽然朝廷也尽心救济灾民,但一方面兵灾,一方面天灾,又有豪强趁机兼并,普通百姓若想苟全性命定是殊为不易。说不得总要卖儿卖女,骨肉分离,才能活得下去命来。
这月落姑娘便是小时候因天灾家中断粮,又遇劣绅强行兼并,家里不得不把她卖了,换些续命的钱财。人牙子见这姑娘生得白净,辗转几次最后卖与了杭州有名的青楼——玉华楼。
楼中的老鸨子见她骨相不错似是个美人坯子,加之这孩子又格外的机灵剔透,便打小在她身上下足了功夫。琴棋书画的老师都请的是最好的,诗词歌赋的教导也是最严厉的。
到了月落十六岁的时候,便叫她出来见客,试一试斤两。只是一两年下来,便艳名远播,于国朝首都汴京也是有所闻的。
虽然谈不上已经名冠全国,却也引来许多迁客骚人会于此地,前来捧场。宋家的天下如今隐隐然一片繁华的景象。
以文治国的方针,孕出了许多文人墨客。有这些人前来捧场,月落便也自然而然的成了玉华楼的头牌顶梁。
她混在风尘中的这几年,见过不少才子墨客。其中朝廷重臣也是不少。许多人在她身边不是说些诗词歌赋或朝廷大事,便是说些讲些荤黄段子,粗俗不堪。
即便是清谈百姓疾苦,探讨治国方略之时,也要带着如何避免自家受了损失的议论。叫她这从小历尽人间疾苦的女子,怎的不生出厌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