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没了翅膀,它便成了一块肉,只能掉下来。”
“再如列子,文中描述列子御风而行,无比逍遥自在。”
“可却又说列子离不开风,离开了便无法飞行。”
“让人不禁费解,连大鹏和列子在庄子眼中都不逍遥,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
“他觉得真正的逍遥不是大鹏离不开翅膀,也不是列子离不开风。”
“这是一种有所待的状态。”
“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不需要任何依托,不需要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建立在一些外物之上。”
“若是世人把自身安乐建立依托于外物之上,就无法达到真正的逍遥。”
“所以学生以为,整篇文章庄子其实都是在提醒世人三个字,无所待。”
这位学子话音落下,楚易安不由睁大了眼睛。
她发现她好像确实小看了这个世界的文人,总喜欢代入自己的视觉和想象去看待他们,而这往往容易小看了他们对文章的深刻理解。
正如这位学生所言,世人不论做什么都喜欢未雨绸缪,提前准备,这便已经是给自己上了一层枷锁。
庄子讲究随心,从心灵上达到自由超脱。
可即便是理解了庄子的内心世界,也向往他的精神世界,可往往很多人就是达不到。
因为每个人都有太多束缚。
看着楼下那位学子,楚易安不禁心生佩服。
不只是她,好多人都朝那位学子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连董靖文也是频频点头,颤巍巍的朝着那名学子招了招手:“你,叫什么名字?”
学子弯下腰,再次深深行了一礼:“学生游轩宇。”
楚易安:?
这名字,好生耳熟,好像在哪听到过。
左想右想,除了肯定一定听过外,她竟愣是想不起来在哪听到的。
直到楼下传来学子们的议论声她才恍然大悟:“这不是去年那位状元郎吗?状元郎也来了?”
楚易安:……
难怪这么耳熟,难怪能有这样的理解。
只能说不愧是高中状元的人,就是跟别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