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四爷在此之前,也是想看透姜承这个人。
可眼下顺着话茬,他变得细思极恐:“姜承这个人,自打和纳兰家相遇,又有哪次,是被我们看透的?”
“这,”纳兰馨的父亲开始深思:“好像从他跨进纳兰家,确实有些不同寻常!”
“远不止于跨进纳兰家……”
纳兰四爷提到:“长安郊区的名人碑,谁看透了姜承的出奇?”
“流沙河畔的尸魃,谁看好了他?”
纳兰四爷依次数道:“这些事,我们纳兰家都是见证,没有那点本事,纳兰太爷会看好他吗?……在到纳兰家近来发生的事,从矛盾转移到今天,这每一桩,每一件,姜承的事,我们有哪一点是看透他的?”
“假如,他能被我们看透,那他就不值得期待了,”纳兰四爷茫然的点着头,仿佛在为自己的这番话,表示着肯定。
细想这话,确实蕴含深理。
世人都说,诸葛亮未卜先知,决胜千里之外。
其次是周瑜,被世人诟病,说他是一看便知。
而最后的曹操,被世人称为事后方知。
可这比喻之间,世人却忽略了,能复盘诸葛亮谋略全局的。
那也得是曹操这般的谋略……旁人,岂能窥视!?
想要应证姜承,是否真有谋略,却也不难!
纳兰四爷突生一计:“下午,你们便借纳兰馨新婚之名,到我这里来一起用膳,席间一试便知!”
“好吧,”纳兰馨的父亲茫然应和,可嘴上却是刻薄:“不过,我怎么看,这姜承,都没你想象中那般能堪大用!”
“哼!”
纳兰四爷嗤之以鼻:“你最好,还是祈祷姜承,是个人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