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耗下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南茅找不到我…..这上京聚集的风波,就会渐渐被官方责令遣返。
所以,我和姜铃只要不暴露自己的行踪,乖乖蜗居在出租屋里,自然能化解外面的局势。
吃过早餐后,我和姜铃便坐到了一起。
开始研究着《鲁班书》……有姜玲的诠释,书中很多我不明其意的地方,都得到了解答,诠释间,姜玲也会毫不保留的,借书中咒法,扩展到南茅秘术。
有些,衍生出的姜家的术法,她也会毫不保留的倾囊相授,没有半点门户之见……就连有关朱雀的驱使。
姜玲也没有半点隐瞒,对我直言不讳。
用她的话说……是希望我可以通晓朱雀的特性,在危机关头,多一分保命的手段。
深入研究之后,原本烂熟于心的《鲁班书》才渐渐变得融会贯通。
姜铃毫不避讳的说:“这本《鲁班书》当真是玄门第一奇书…..通晓书中的手段,足以媲美到家的手段术法。”
而当中各种法证,秘术,更是一应俱全!
这本集古人大智慧的着作一共分为上卷下卷(也有说法是上中下三卷)两个部分。书中记载的多为鲁班毕生创作出来的东西,其中的一些发明,就是拿到现在,即便在这个科技水平发达的时代,书里面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思考的方法。
上册是讲建筑,风水,中册为奇门,术数,而下册则是法术,将到家方术与巫蛊文化为中心的术法,进行整理。古时候流传至今的成语,“出此下策”就是衍生于此。
因为《鲁班书》的下册,是极其神秘难懂的,更是衍生出南茅术法,和北马巫蛊一脉的根源。
下册书中的手段,鬼魅难测,在古时候就被人所忌惮…..只可惜,《鲁班书》因为诅咒的缘故,讲究却一门而学。
随着时代传承,渐渐没落,也随着各家玄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忘却了《鲁班书》。
毕竟在这世俗之中,很多人,都视看过《鲁班书》的人,示以异样的眼神,这点我是亲身经历。
世人也将看过《鲁班书》的人,视为不详….渐渐,也就没人去钻研,才让《鲁班书》失传,甚至淡出玄门。
而书里很多地方,如果不是有姜铃深入诠释,我根本无法意会。能彻底将书里的内容,融会贯通,还真的感激姜铃有着南茅一脉的深厚的功底,也许姜铃施展南茅的手段,略显生硬,但是纸上谈兵,当中深刻的咒理,姜铃却知之甚详。
入夜时分,当看到《鲁班书》里的隐身咒后…..姜铃美眸一颤:“还真是下雨就有人送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