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身为长滨城城主的羽柴秀吉出外打猎时口渴就来到了寺院要水喝,方丈得知城主来了安排三成倒茶。
第一碗茶水送到秀吉手上,秀吉因口渴就一饮而尽。
喝完了以后,又让童子来倒茶,第二碗茶水稍微温热了一些,秀吉也不着急徐徐而饮。
随后秀吉就注意到了这个区别,于是要了第三碗茶。
倒茶上来后发现很热,于是更加觉得奇特便缓缓而饮。待喝完了三碗茶后,秀吉叫来倒茶的童子,询问道:“小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啊”。
童子道:“小的叫石田佐吉”。
秀吉又问道:“你给我倒的这三碗茶水为何区别这么大啊”。
三成又回答道:“大人,第一碗茶水是凉的因为您从外面进来一头汗水,肯定口渴所以凉茶解渴,第二碗茶水您已经坐了一会儿且喝了水解渴了,于是小的就给您上温热的茶水让您安慰一些静静心绪,第三碗茶水很热是想让您休息一下品品茶的滋味”。
秀吉听后非常惊奇,觉得他聪明懂事,日后是个可塑之才,就向方丈要了三成。
后来,石田三成在丰臣秀吉死后,成为五奉行之首,掌握朝政,一时成为四岛真正的掌权人。
不过,后来在关原合战中被德川家康打败,头都被割了!
故事是这样,徐鹤做出了一些小小的修改。
倭人不知养生之道,天朝上国的人,那可是从小就接受妈妈的教育,不能喝凉水,要多喝温水!
徐鹤要是生搬硬套,那绝对装逼失败!
至于最后的枯坐,估计就是李希颜最后的考验了。
但是……
这位又是考验自己,又是谆谆教诲。
他想干嘛?
秦砚那干得好好的,难道他要跳反大伯阵营?
不可能,那真是笑话了。
早就说过了,大伯就是个单车阁臣,一点势力都没有也不是,但绝对不如跟着秦砚和吴兴邦混。
再说了,人家堂堂天官,虽然默认天官不是翰林,一辈子无法入阁,但这可是阁臣之下第一人。
他犯得着吗?
徐鹤沉思很久,李希颜也不催,只是好整似暇,颇为期待地看向徐鹤。
终于,想通了的徐鹤道:“回禀部堂大人。”
“人和人的境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