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是魁梧之人,就像两头蛮熊撞击在一起,看得一旁的人胆战心惊,如此热情相迎,他们可消受不起。
张叔夜咳嗽了一声,提醒道:“两位姚将军,叙旧的话还是等入城之后再说吧,可别让钦差久等。”
两人这才想起旁边还有钦差,连忙告罪。
作为钦差的是一个老太监,他笑呵呵道:“无妨,两位大小姚将军许久未见,情难自禁也是人之常情,咱家不急的。”
话虽如此,他还是打开了一卷圣旨:
“河东宣抚使张叔夜接旨!”
“门下,河东宣抚使张叔夜奇袭西京城,一战而下,驻守西京城,阻挡金国大军,立下大功,封为魏国公,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钦此!”
“臣接旨!”
老太监笑呵呵地将圣旨交给张叔夜手上,一脸讨好:“张相公,恭喜恭喜!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小人!”
张叔夜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定一定!”
不由得他不心花怒放,中书侍郎,可是妥妥的副相!老太监一声张相公,可是张叔夜一辈子的期盼啊!
至于国公和大学士,这都是宰执的配套头衔,为了增加宰执的威严和名望。
看来,朝廷这是体谅他年纪大了,不甘心他再在战场上拼命,要把他调回汴京养老的节奏,正合他意!
姚友仲也很替张叔夜高兴:“张相公,恭喜啊!别忘了咱们可是患难之交,以后在朝中可要多多关照晚辈。”
张叔夜摇头道:“姚将军别开玩笑了,你可是国师的人,哪里需要老夫来关照。”
他还不知道赵素已经封王。
老太监不得不提醒道:“张相公,国师因为灭国之功,已经被官家封为平西郡王,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了。”
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他们已经有了猜测,但听到这个事实还是忍不住惊叹。
姚友仲惊叹之后便开怀大笑起来,有这样的大靠山,自己以后的路好走了,再也不用担心被朝廷上的诸公穿小脚了。
老太监再次掏出一卷圣旨:
“炮兵司都虞候姚友仲接旨!”
“门下,炮兵司都虞候姚友仲带领三千炮兵奇袭西京城成功,其后死守西京城,阻挡金国大军,立下大功,封为县公,炮兵司副都指挥使,大同府总管!钦此!”
“末将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