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返回营地

从食肉动物变为杂食动物。

变为以竹子为主要食物。

而它们的消化道,还没有充分适应竹子。

大熊猫吃竹子,和牛、马、羊一样像一个食草动物一样。

但是它们又和食草动物有着明显的不同。

牛、马、羊等食草动物,它们为了充分消化植物,消化植物纤维,所以消化道都很长。

羊肠小道这个词,就可以看出羊的肠子的长和弯弯绕绕多。

牛、马等也都有着和吃草相匹配的消化道。

但是大熊猫不同。

它们曾经毕竟是吃肉的。

所以消化道和牛、马等动物相比。

短得多。

肠子短,难以充分消化植物,没有办法在肠子里面通过发酵、消化来充分吸收植物里面的营养物质,没有办法从纤维素中获取营养。

它们的消化简单而粗暴,只吸收竹子里面浅显易吸收的营养。

科学家研究表明大熊猫的消化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十七左右。

而其他食草动物则能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七八十。

而老虎、狮子等吃肉的动物,它们对吃下的食物的消化利用率在百分之九十左右。

足以表明大熊猫很容易营养不良。

在观看动物园的大熊猫进食的时候。

经常看到大熊猫一边吃,一遍拉青团。

拉出来的青团,甚至和吃之前区别不大,竹子纹理、纤维等,清晰可见。

而牛吃下去的草,拉出来的就是一大团稀泥一样的粑粑。

竹子的营养价值本来就不高。

大熊猫消化吸收利用率又低。

这就导致吃竹子摄取到的能量很少。

任何物种想要生存下去,无时无刻不需要能量。

需要从外界摄取能量来维持基本的活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消化吸收、呼吸、移动、血液循环等等,都需要足够的能量支撑。

大熊猫为了摄取到足够的能量,只能每时每刻都在吃的路上。

野外的大熊猫一天二十四小时,超过十三个小时都在吃竹子。

每天花费在吃方面的时间,更是远远超过十三个小时。

没有二十四小时吃竹子,是因为还需要睡觉,因为胃比较小,消化吃掉的竹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白天吃竹子,晚上也吃竹子。

睡觉饿醒了,赶紧起来,继续吃竹子。

野外的大熊猫睡觉是不会睡太久的,因为睡太久就会饿得慌。

就算一天都在吃竹子,摄取到能量维持生存所需之外,所剩无几,在身体里面储存不了多少。

所以大熊猫不像其他熊类,比如黑熊等,会冬眠。

它们没有足够的皮下脂肪支撑它们去冬眠。

即使是冬天,大熊猫还是会在冰天雪地里,到处跑,寻找竹子吃。

幸亏大熊猫的皮毛很厚实,御寒能力比较强。

不然吃着吃着,都会冻成冰雕、雪雕。

大熊猫的低营养饮食导致大熊猫很少做一些浪费能量的动作。

如果遇到一个坡需要下,大熊猫会选择趴下来,直接滑下去。

如果去一个地方,需要翻过一个陡坡,大熊猫会选择绕过去。

碰到威胁自己领地的大熊猫。

一般情况下,会怒吼宣示自己的存在。

能不打架的话,就不打架。

因为干架是一个剧烈消耗能量的过程。

类似于大熊猫虎子那样的,算是比较特殊的大熊猫。

这就是大部分大熊猫都比较懒散的原因。

动不动就趴着睡,醒了吃。

萌兰这么活泼,除了性格方面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伙食比较好。

摄入能量多,自然就活泼。

萌兰很活泼。

刚才吃了很多竹子,补充了很多能量。

而温泉和阿彪刚才吃了很多窝窝头。

所以三只大熊猫玩儿得不亦乐乎。

熊犇泡着温泉,也很享受。

温泉的热度往身体里面钻。

浑身上下都是舒泰的。

只不过确实有点热,脑袋有点晕晕的。

舒服地不知不觉闭上了眼睛,小眯了一会儿。

通过无人机看到这一幕的导演吓了一跳。

以为大熊猫可乐出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