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盖房

养儿待老 秂禾 2289 字 9天前

“可这世道就有那么多要钱不要命的人呢,”墨贤掏出烟,早已不是了‘小中华’的牡丹,而是墨家村老年人常抽的‘宁波’烟。他点上烟说:“听好多人说,台湾那边是打钱过来的,被子衣服等都是放本地临时赶制的。可我们这里的承包商太贪。叫做两米长的,他们就做一米九,甚至一米八;叫垫上两公分的太空棉,他们就垫上一点八或是一点五的,少下多少算多少,少下的钱,全放进了个人口袋。”

“这行为可不是一般的丢脸,直接影响到了两岸和谐,难道上面就不查么?”墨善依然不信地发问。

“查啊,怎么会不查?”莲花接着说:“这是救命钱,上头肯定要查。可查到又有什么用呢,听说人家都已经逃到国外去了,上哪儿抓去?”

墨贤又猛吸一口烟,不堪曾经沧海桑田地叹了一句:“唉,这日子过的啊,还不如五十年前的日子。”

墨善听了便沉默无语,陷入了无边的愧疚之海。看着还不到六十岁却苍老成了七八十岁模样的父母,墨善恨起了自己的无用,怨起了自己没有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不孝来。确切真是枉为人子了,虽然她只是一个女儿,但女儿也是儿,不是吗?

这一夜的愧疚,让墨善下了一个墨家村所有女子前所未有的决定:她要给父母盖房子,一栋能挡风遮雨能安稳入睡的房子。

墨善想了就也做了。回L城上了一个月的班后,问公司和热心的同事各借了一部分,加上自从墨安入狱之后才开始积攒下来的工资,凑齐五万块钱回家。立即买砖进瓦、请师傅叫帮工的,火急火燎,要赶在年前,把原先的养兔场给翻成了三层楼房,根本没空想起这养兔场的地基产权是写了大哥墨泰的名字。也没时间去想,若干年后会不会给墨泰和墨安兄弟俩带来地基归属权的困惑。她只想着,也急着要给父母一个安身之所,让墨安出狱归来,让自己累了的时候,都可以有家可回,有床铺可以困个安稳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墨家村这时虽然有许多比墨善盖得好上几十倍的楼房,但因为墨贤家潦倒败落多年,又是第一家让一个女儿建起这样的楼房,一时就又成了佳话。

墨贤和莲花虽然还在埋怨自己的儿子太没出息,一个久无音讯,一个还在牢里,顾不上父母的死活,但总算有个女儿为他们争了口气,给墨家撑回了这久远到差点消失了的颜面,心里自然还是慢慢地有了点温暖,阔别多年的笑意又开始出现在脸上。

特别是在墨善告诉了莲花墨安提前释放的归期后,莲花就更是充满了“苦尽甘来”的信心。年关后还未到元宵,莲花就催着墨善赶紧上班赚钱去了。墨贤也重操旧业,养起了蜜蜂,挖起了草药,还种了一大片桔子,增加收入。

山里乡人的朴实之处,是经常相互串门走动,这算不得城里人眼中的“势利”。墨贤家有了起色之后,到他家走动的人便也多了。加上墨贤舅子周连胜在市中心医院已成为名医的声望,一时间,来看新房子的、来求医问药的、来提前预定土蜂蜜的人,络绎不绝地在墨家进进出出起来,莲花和墨贤便也不再寂寥到无人说话只有相互拌嘴的份。

踏破墨家门槛的,还有那些终于想起来墨贤还有个未出嫁的三女儿墨善的热心人,自然是给墨善提亲来了的。

不是同样作为墨善父母的墨贤和周莲花没关心过墨善的终身大事。说实在的,疲于奔命的这些年,他们的心思全在如何吃饱饭、如何不欠债上打转,大儿子的赌债还未全清,小儿子的未来还没着落,哪还有心思顾上女儿嫁没嫁呢。

再说,大女儿墨婉和二女儿墨蓉,都是父母给定的亲,选的女婿,日子不是一般的不如意,而是非常非常的不如意。碰上多事的年头,不消说他们根本一点忙也帮不上,连过年过节时候,送斤猪肉买条香烟来孝敬的次数都少之又少。与别家的女婿比起来,自家的女儿就像是硬塞给别人的沉重包袱,白送给他们还嫌弃了多张嘴吃饭的样子。不仅等于父母白白辛苦养了她们二十年,还害得她们姐妹没一天幸福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