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黄刚自有他的打算,汽修店他开了一年多,刚还清开店所借的钱,就还剩下那五千多,但汽修店每个月也有三千多收入,车子再得点,不至于违约。
但惊喜的是,这辆车到了黄刚手上,因为发车地点从之前的通镇发往仙城,改成了从仙城发往通镇,收入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为当时这条线路上,大部都是通镇人的车,大家都在镇上住,早上排队发往仙城。
但仙城发往通镇的原来只有一部,加上黄刚买这部后也只是两部。
所以当他们拉一车子在乡下上早班的客人和小生意人到通镇时,通挽大多车还排队。
因为车上有部分客人去赶通镇还过去十几公里的龙镇,所以它的车到龙镇下客后,一路捡上面这段路的客人回仙城,到通镇也不停车就一路捡客人回来。
这样,他的车走完来回这一趟时,就锁定了今天两百元左右的收入,而通镇的车还有一半排队还没到,所以根本没法比。
而黄刚自己经营修理店,晚上回来让徒弟们检修保养,保证了车子每月满勤,这更是一大优势。
所以第一个月盈利高达七千元,此后一直在七千上下波动几百元。
黄刚尝到了甜头,此后只要见到有人卖车,他便以同样的方法拿下,所以一年内竟然买下了6辆二手中巴车。
中间买第五辆中巴时很有意思,这辆中巴车是去象县的唯一一辆车,客源是很有保证的,经营效益很不错,但车主小潘开车途经黄镇时,不小心撞死了人,为了赔钱,不得不卖车。
那天黄刚也是闲得无聊,看见有一辆排队的中巴车上一群车主和司机在闲聊,也上去凑热闹。
正好听到一个售票员说,小潘的中巴车撞死人了,要卖车,他开价4万,我老板给他3万5,但他还在坚持,看来也坚持不了几天了。
黄刚听了便悄悄下车,他知道这小潘是老廖的表弟,他还欠老廖2万元钱。
而巧的是老廖刚好是黄刚买第二部车的车主,黄刚也是刚还清他那部车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