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第一次科学证明针灸有效性

这些神经元位于迷走神经的背侧运动核,但对于脊髓交感前节神经元来说不足够。

这种低强度刺激导致野生型小鼠体内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的增加,尤其是多巴胺。

小主,

而在NPYDBH(肾上腺)-Abl小鼠中这种增加被消除。”

汪雪讲到这里忍不住偷偷去看顾风脸上的反应。

想知道顾老师对于自己做的这部分实验是不是满意。

然后就看到了顾风脸上满满的笑意。

这下汪雪心中更多了几分信心。

“因此,0.5毫安的足三里电刺激显然驱动了报道中的迷走神经-肾上腺轴,引发NPYDBH类腺细胞的活化。

重要的是,0.5毫安的足三里电刺激使TNF-a和IL-6的产生减少了约50%。

无论是在细菌脂多糖注射前进行电刺激(0.5毫安的足三里电刺激前),

还是在细菌脂多糖暴露后1.5小时进行电刺激(0.5毫安的足三里电刺激后)。

这种抗炎作用主要发生在非脾组织中,因为0.5毫安的足三里电刺激没有减少脾脏的炎症反应。

而在NPYDBH(肾上腺)-Abl小鼠和切断膈下迷走神经的小鼠中失去了这种作用。

相应地,无论是0.5毫安的足三里电刺激前还是0.5毫安的足三里电刺激后。

与假电刺激相比,都显着增加了接受细菌脂多糖处理的野生型小鼠的存活率。

因此,后肢足三里穴位的低强度电刺激驱动了迷走神经-肾上腺的抗炎途径。

该途径以疾病状态无关的方式运作,从而提供了一种治疗已建立的系统性炎症的替代方法。”

虽然这个女孩说话声音有点小,但讲的内容却如雷贯耳,振聋发聩。

这一下顾风是真的被震惊了!

自己想要的结果出现了!

低强度电刺激驱动后肢足三里穴位能够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的抗炎途径。

这就非常科学的解释了为什么针灸这个穴位能对人体起到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