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穴位于腋中线上。
在腋窝顶点画一条垂直线。
垂直线与第6肋间相交的位置就是大包穴所在的位置。
宗成儒第二个想到的穴位是中府穴。
中府,出自《素问·离合真邪论》。
也有别的称呼,比如膺中俞、府中俞、膺俞。
属于手太阴肺经,位于胸部,可治胸痛等胸肺病症。
具体的位置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第三个穴位是天宗穴。
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的腧穴之一,位于肩胛区。
具体的位置在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
一个治疗肩背部疼痛的重要穴位。
当外受风寒侵袭,颈肩背酸痛时。
取天宗穴能够直达经络,行气血,散风寒,止痹痛。
真正的针灸高手并不是穴位选的越多越好。
也不是非得把人扎成刺猬才有效果。
真正的高手只要选对穴位,寥寥几个就已经足矣。
白发老者从腰间拿出家族祖传的针灸布囊。
众人的视线瞬间转到了这个布囊之上。
不因为别的,只因这布囊太过引人注目。
这个布囊由一块密实的棉布制成,呈现出深沉的黑色。
表面密密麻麻地刺绣着复杂的云纹,精致得让人惊叹。
宗成儒慢慢的打开布囊。
众人就看到在布囊的开口处,有明亮的铜扣扣住,显现出一种鲜明的金属光泽。
打开布囊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银光闪闪的针灸银针。
每根银针都光滑如玉,锐利而坚韧。
它们被整齐地排列在丝质的内衬上,仿佛是一把把精致的微型利剑。
银针之间隔着薄薄的丝绸,防止它们相互划伤。
布囊的内侧则用绸布细心地衬着,保护银针不受损坏。
整个布囊的设计精巧细致,充分的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手工艺水平。
看到这个古朴的针灸布囊,仿佛看到一段沉睡的历史等待着被唤醒。
原本青山市领导颇有些心灰意冷的信心。
看到这个针灸布囊,瞬间又重燃起来了。
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经验。
一个拥有一把绝世宝剑的剑客,他的武艺一定不会差。
宗成儒手摸到银针的那一刻,神色瞬间变得无比的虔诚和肃穆。
他的双手,虽然因岁月的磨砺而显得有些许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