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稍显麻烦的术前准备

“好,那你先去吃饭,休息一下。”

“好嘞!”

......

时间。

晚上九点。

顾风出现在手术室。

魏主任现在指挥着做术前的准备。

先是在局麻下给患者行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魏主任跟患者甄德壮进行着术前的最后沟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要告知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插管的基本流程,建立对医生的信任。

当然术前避免使用具有呼吸抑制作用的镇痛镇静剂,严格禁食水这些都是基本要求。

各种气道急救工具,比如纤支镜、喉罩、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光棒等和急救药品也早已经准备完毕。

两名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也已经到了现场。

做完之前的流程之后。

开始给患者甄德壮进行气道的再次评估。

他入室生命体征提示心率(HR)85次/分,无创血压(NBP)161/81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2%。

顾风吩咐让患者头高脚低,摆放25~30°Ramping体位。

护士按照顾风的吩咐把患者肩背部和头颈部垫高。

这样的作用是让他的外耳道和胸骨颈静脉切迹的连线和地面保持平行。

这种“倾斜式”的摆放体位和传统“嗅物位”摆放体位相比,能够非常明显的改善肥胖患者的喉镜暴露条件。

摆放体位后,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医师用丁卡因表麻+右美托咪定镇静,再次进行气道评估。

这时发现患者扁桃体Ⅲ°肿大,于是只好放弃快速诱导插管的计划。

等到镇静深度满意后,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医师发现患者会厌及声门暴露良好。

于是决定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浅全麻。

顾风在旁边暗自点头。

吸入纯氧去氮直到呼气末氧浓度>90%,麻醉医生叮嘱患者平静呼吸。

然后把氧流量调整至2L/min,七氟醚浓度为8%,麻醉深度满意后调节浓度。

随后气管插管顺利,患者生命体征也非常平稳。

顾风在旁边观看。

通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数值和波形能快速确认气道导管位置。

这是介于清醒镇静表面麻醉和全麻诱导之间的一种诱导方式,在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前提下使其意识消失。

魏主任看着这种特殊患者,仅仅是术前麻醉都要复杂这么多。

不禁对术中操作产生了一丝担忧。

但看到表情轻松的顾风,魏主任的一颗心又镇定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