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通常来说,头颈部术后缺损最常选用的游离组织瓣是股前外侧皮瓣。

因为股前外侧皮瓣穿支恒定 ,切取对供区功能影响小,位置相对较为隐蔽。

日常利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皮癌术后缺损,一般都会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

这个部位的皮瓣切取面积最多可达到 35 cm ×15 cm。

但一般超过6 ~8 cm供区就无法直接拉拢缝合了。

所以像韩师傅这种创面最大直径大于20cm的情况就很不适合了。

所以缺损很宽的情况下,就得考虑改用其他皮瓣或者截取不同穿支将皮瓣切断后重新拼接成适合的皮瓣。

针对这个情况。

顾风想到的是改成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DIEP)。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是由横腹直肌肌皮瓣演变形成的。

通过显微技术剥离血管剥离,只取得脂肪组织,不伤筋膜且保留腹直肌。

因为皮瓣只带脂肪,与头颈部组织特性接近而修复后更加自然,修复效果良好。

腹壁下动脉穿支呈纵向分布 ,同时左右两侧间有非常丰富的横向吻合支。

以这个为蒂可以纵向或者横向切取皮瓣,选择非常灵活。

其中纵向切取形成皮瓣又称脐旁穿支皮瓣。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最大面积可达 20 cm ×42 cm 。

和上面的股前外侧皮瓣相比较,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面积更大而且供区多,可以直接拉拢缝合。

特别适用于中老年患者或者已经怀孕,以及体型比较肥胖的妇女。

但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手术并不是没有缺点。

他相对其他皮瓣切取要复杂的多,而且在通常情况术会后对患者的呼吸和运动产生些微的影响。

不过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截取那么大面积的皮瓣,要想完好无损除非是魔法了。

不过这个手术对腹部肌肉损伤较小,恢复快,不会导致腹壁薄弱。

基本可以正常的进行健康运动。

并且由于手术切口在下腹部较低位置,通常被衣物遮挡住,也不会影响美观。

在自己的侧脸脖颈和下腹部二选一的时候。

估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牺牲下腹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