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根本难不住他!

我们在进行电针研究之前,首先应该检查去除NPYDBH交感神经细胞对基线炎症和LPS诱导的全身性炎症的影响。

按照我的猜想,在没有LPS注射的情况下,无论是NPYDBH-Abl小鼠还是对照小鼠的血清或脾脏TNF-a水平都几乎检测不到。

脾脏免疫细胞分布也没有改变。因此,在PEGyDT注射后的1个月内,没有发生自发的全身性炎症。

如果,在LPS注射后,NPYDBH(围细胞)-Abl小鼠的血清和脾组织中的TNF-a和IL-6水平相较于野生型同胞有所增加。

为了探究NPYDBH细胞去除如何导致过度的全身性炎症,我们就应该在脾组织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免疫染色。

我猜想那时在没有LPS处理的情况下,很少检测到TNF-a信号,但在LPS注射后的一段时间内应该会明显上升。

那么重点来了,我们需要观察记录一系列的数据。

比如与巨噬细胞亚型标记物的双重免疫染色显示,在LPS处理的野生型同胞中,TNF-a在红髓的F4/80阳性巨噬细胞中检测到的比例为多少?

在边缘区的CD169阳性异质性巨噬细胞中为多少?

在白髓的CD68+;F4/80-巨噬细胞中又为多少?

那么在LPS处理的NPYDBH(围细胞)-Abl小鼠中呢。

小主,

这些百分比分别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与对照同胞相比,边缘区和白髓都有显着增加还是减少?

在一些非巨噬细胞中会不会检测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T细胞、B细胞或树突状细胞中会不会有TNF-a表达?”

顾风在短短几分钟就着这个线路,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会议室的科研小组听着顾风的夺命连环问。

却觉得自己的思路在一瞬间被打开了。

原来我们下一步应该这样去做,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内容。

顾风看着这群小年轻被启发的炯炯有神的眼神。

笑着说道:

“如果与NPYDBH(围细胞)-Abl小鼠中扩增的TNF-a和IL-6表达相比。

在选择性消融了NPYDBH肾上腺嗜铬细胞的NPYDBH(肾上腺)-Abl小鼠中没有观察到扩增。

就说明对于LPS暴露的反应,位于交感神经节中的NPYDBH能源能神经元的持续或LPS诱导的活化。

在NPYDBH(肾上腺)-Abl小鼠中保留,而在NPYDBH(围细胞)-Abl小鼠中被消除,产生了抗炎效应。

并足以在边缘区和白髓中抑制TNF-a在巨噬细胞中的产生,那该效应在研究中使用的LPS剂量下发挥了作用。

年轻人加油去做吧,星辰大海就在前方!”

会议室这群跟顾风年龄差不多的“小年轻”们,眼神崇拜的看着顾风。

这大神也太牛了,这些问题根本难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