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肿瘤样钙质沉积症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肿瘤样钙质沉积症(TC)的主要方法。X 线及 CT 常表现为关节旁软组织(多为伸侧)中大小不一的钙化结节聚集而成的分叶状、团块状钙化灶,呈“卵石样”、“桑葚状”或是“流注状”改变,且病灶一般不累及邻近关节和骨骼。

由于肿瘤样钙质沉积症(TC)病灶主要由钙化沉积物及乳糜状液体组成,再由纤维组织包裹、分隔,所以 MRI 对于判断组织成分、协助诊断肿瘤样钙质沉积症(TC)也有一定价值。

肿瘤样钙质沉积症(TC)于 MRI 的 T1 加权像序列上呈明显不均匀低信号,T2 加权像上呈混杂高信号。

虽然肿瘤样钙质沉积症(TC)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对于临床经验不够的医生来说,最可靠的仍然是病理学检查。

肿瘤样钙质沉积症(TC)的典型病理表现为成纤维组织和胶原纤维组成的包膜内填充乳白色石灰样糊状钙化沉积物及淡黄色乳糜状液体,囊内可见大小不等的钙化灶,囊壁可见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顾老师,那这个患者的病因是什么呢?”一个主治医师问道。

顾风看着这40多岁的大叔叫自己顾老师,还有点不好意思。

他顿了顿,说道:

“有研究发现肿瘤样钙质沉积症(TC)可继发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维生素 D 过多或乳碱综合征等。

这个患者恰好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在长期透析。但一般的肿瘤样钙质沉积症进展不会像他这么快,他这么严重的原因应该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小顾,这种病应该怎么治疗呢,目前有标准的方法吗?”组长赵晨也好奇的问道。

对于医生来说,肯定是最关心的是怎么治疗疾病本身。

顾风结合这个患者的病情说道:

“肿瘤样钙质沉积症(TC)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中应连同包膜一起彻底切除以防复发。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婴幼儿肿瘤样钙质沉积症(TC)患者手术全切包块后会不再复发。

但成年人及有明显高危遗传因素的患者复发常见。术后常使用降血磷药物以降低 TC 的复发率。

当然个别肿瘤样钙质沉积症(TC)不经治疗也可自行消退,但这种幸运儿太少了。

目前我们收的这个患者可能更复杂一点,要先去甲乳外科做颈部甲状旁腺结节射频消融术,联合药物治疗以优化钙磷稳态。

毕竟不解决甲状腺的问题,肿块切了也还会继续复发。所以先术后观察肿块有没有缩小。

如果有缩小,那就说明甲状腺问题得到了解决。到时候就可以选择手术切除。”

在场众人没想到这个病治疗起来这么复杂,他们细细咀嚼着顾风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