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不是平日里千年山参吃多了,人都已经那样了,最后一口气,居然还吊了一个多月没死。
快死。
死地越快越好。
只要皇帝死了,她和齐王就有一百种办法,弄死宁王。
于是乎,三票对一票,孟相也只能接受调禁军来搜查全城的提议。
不过想要调动禁军,首先必须要有圣旨。
好在皇帝虽然丢了,但是左右两相都在。
大荣朝除了皇帝之外,皇帝亲信的两位丞相,包括皇帝信任的老师和大学士,都是可以代替皇帝,草拟圣旨的。
两位相爷草拟好了圣旨,再交由枢密院审核,通过之后,再交由六部评定,都没问题之后,掌印太监便可以加盖玉玺,颁布天下。
现在这种要紧关头,伊相爷顾不得什么规矩不规矩了,他让人立刻叫了枢密院和六部的人来御书房,自己则开始草拟圣旨的文书。
淑妃也差人去喊了掌印太监,让他准备好玉玺,等圣旨拟定好了,直接就盖章送出去。
可被差遣出去的小太监,足足找了半个时辰,都没找到掌印太监。
众人瞬间就觉得此事不妙。
于是在淑妃的带领下,一群人冲进了平时存放玉玺的御书房内厢房。
此时,内厢房里头的大柜橱上,还上着大锁。
伊相立刻让圣卫军的人,把大锁砸开。
橱柜里,存放玉玺的盒子.......丢了。
玉玺,大荣朝一共有两个。
一个是开国皇帝留下的。
另一个,则是这任皇帝的。
他们大荣朝的规矩是,传国玉玺,代代相传。
但是每任皇帝,都有自己的玉玺。
皇帝自己的玉玺,在皇帝驾崩的时候,会随皇帝一起埋藏在陵寝中。
所以哪怕这代皇帝的玉玺不在,只要传国玉玺在,那圣旨都可以盖章认真。
可现在......两个盒子都没了。
连传国玉玺都丢了。
淑妃当场就晕了过去。
皇帝丢了,还则罢了。
现在连传国玉玺都丢了.......那下一任的皇帝,可就名不正言不顺了啊!!
要知道,太祖皇帝在驾崩前,可是有口谕的。
这传国玉玺,必须由每一任皇帝代代相传。
哪代要是没有传国玉玺,那这皇位,就算是名不正,言不顺。
此时,看到空空如也的柜橱,孟相和伊相,只觉脑袋都要裂开了。
这玩意儿.......就说了不能让太监保管吧!!
这下好了,皇帝丢了,玉玺丢了,老祖宗的江山基业,估计也快了。
完犊子。
一起死了算了。
哎。
孟相在心里叹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