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知道,咱们湖北地区自古就是楚国的腹地,楚商的历史,也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楚国。
当时的楚国繁荣昌盛强大富足,商人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楚国朝廷也非常重视商人,把商定为楚国的四民之首。
这是属于楚商最为辉煌的时刻。
而楚国过后,楚商便一蹶不振,逐渐走向没落。”
说到这里,苏文敏锐的察觉到夏启明的情绪出现了细微的波动。
“经历过长时间的低谷后,明清直至民国时期,江城的贸易逐渐发展起来。粮食、茶叶、食盐等重要商品物资都在江城进行中转,流向全国各地。
清末时期开通的京汉铁路,汉阳兵工厂的设立,为江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到民国时期,江城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被称之为大上海,大武汉,楚商在湖北大地上才算是又逐渐兴盛了起来。”
“有一句话你肯定听过。”
夏启明继续说道。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话说的就是楚商,楚商聪明,但也精明,只不过沉寂的太久了啊!”
苏文呵呵一笑,对此不置可否。
所谓无商不奸,如果不够聪明,也不够精明,恐怕也当不成商人吧。
“那现在的楚商联合会又是怎么一回事?”
“现在的楚商联合会拥有15家行业专委会,但其中的会员数量并不算多,仅有五百多人,我记得我当时加入时才两百多人。
如果要说联合会的性质,就和你们大学的协会一样,没什么特殊的,独立发展,抱团取暖,联合会只不过是提供给了富商们一个认识和交流的平台而已。
当然,在面对大灾大难时,联合会的引领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夏启明这么一说,苏文顿时就明白了。
突然,苏文又想起了广州的罗清泉,便将自己对广州宗族商帮的理解说了一下。
“你说的罗清泉,应该是属于粤商。
粤商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远离政治中心,不受所谓“正统”、“权威”观念的束缚。他们为了赚钱,天不怕,地不怕,擅打擦边球、有冒险精神,他们永远敢做“吃螃蟹”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