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另辟蹊径

金瓯英雄传 正康和 1377 字 13天前

仁宗上位后,比较亲民,也比较仁慈。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这是太宗临终时吩咐过的。

不过,新皇帝刚登基,收复失地的重大决策,也就暂时放在一边。继任伊始,最先要做的,便是整顿朝纲,替换“领导班子”,巩固自己的帝位。

然而,太宗时期的几位老臣,如寇准、杨光美、高怀德等仍然官复原位。而八贤王的地位,却是谁也憾不动的。他手中的双锏,仁宗也得惧怕三分。

仁宗在做太子的时候,便是呼延赞的铁杆粉丝。他把呼延赞作为自己的崇拜偶像。仁宗继位后,便把呼延赞调入京城,任命他为最高军事副统领。相当于现在的“副国防部长”。

在提拔呼延赞的同时,又宠信了潘仁美。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呼延将军得到了新皇帝的提拔,我也得到了攀龙附凤的机会。我也随呼延将军来到京城,被调到御林军。成了御林军里的一位将军。

此时的路州军营,由马荣担任团练使,统率路州军马。马荣成了路州军事一把手。

再说,金帝完颜阿骨打尽管是后起之秀,但却是野心勃勃,是个十足的“野心家”。

他尽管和萧太后修好,那只是表面文章。说确切一点,就是对萧太后在自己国内灾荒时,善意举动的一次报答。暂时麻痹一下那个老女人,等时机成熟,想方设法联系到赵光义,和他搞“军事同盟”,先把辽邦灭掉再说。

等灭掉辽邦,我金兵不给宋军喘气的机会,大举南下,顺便也把大宋灭了。到时,天下都是我的了。想到这里,金帝的脸上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

宋金联合,灭掉辽邦之后,赵光义一定不会想到,自己也要面临灭国的危险。不过,这是一个秘密。朕的手里做不到,朕的子孙后代也要做到。灭了大宋之后,天下才是真正的统一。

眼下,最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和赵光义联系上。可惜,没有第二个唐盛文了。即使有人愿意做“友谊使者”,但要通过辽境,已经是难上加难了。听说,只要有大船,可以走水路南下。只可惜,我金国都是旱鸭子,没有船只,也造不出船只,如何南下?

这时,金帝倒希望赵光义能派人乘船北上。因为他知道,大宋有水师,而且造船技术非常成熟。如果赵光义有意和朕联合,他肯定会派人乘船北上。

于是,金帝指示驻扎在海边的守将玄泽海。说:“密切注意海上动静,一旦发现海上有大船飘来,要第一时间向朕禀报,那肯定是大宋的使者。”

小主,

玄泽海得令后,特意在高处搭建了一个望海台,时常派人在海边观望。可是,一连几个月过去了,海上连一艘海船也没有。倒有几只渔民的小木船在海边捕鱼。

一年,两年过去了,等不到大宋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