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古人真不蠢

不过他无法和这些人说要这么多的人口做什么。

无法和他们解释什么叫殖民,更无法跟他们解释什么叫原始资本的积累。

吴昊觉得自己犯了个错误。

在封建时期,特别是权力高度集中的王朝初期,改革必定是自上而下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昊只想着通过一次次的谏言,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根本上就错了。

古往今来,哪一朝的改革不都是大臣先说服了皇帝,先让皇帝意识到国家已经出了问题,才能够将改革推进下去。

商鞅如果秦孝公的支持,他早就被那些老秦国的贵族弄死了。

王安石如果没有宋神宗的支持,也不可能那么顺利。

......

吴昊想要打造一个全新的大明朝,就不可能不说服朱棣。

而且不是那种想到一个政策就跟朱棣说,必须得全盘告诉朱棣自己的想法,然后君臣商量着来。

只有这样,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性。

吴昊也没有想过今天会失败。

他本以为三言两语就能说服朱棣,毕竟这摊丁入亩听起来就不错对吧。

朱棣在历史上各种打仗,多一点人口,多一点收入,难道朱棣会拒绝?

可朱棣都没有被说服。

不是说朱棣蠢。

而是朱棣看到了一个项政策不光会带来好的影响,也有负面。

雒佥和在场众人给吴昊上了一课。

古人其实并不蠢。

吴昊小时候觉得古人很蠢。

崇祯帝想要南迁,为何却被官员们反对?

商鞅变法明明是富国强民为什么还会遭到反对?

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这些明明是有利朝廷的事情,为什么连他们的好友也不一定都支持他们?

吴昊曾经以为这些古人都很蠢,要么就是只知道维护自身的利益,于国家却不顾。

如今身处这个时代,吴昊才发现古人一点也不蠢。

吴昊小时候是站在局外人的视角,而且接触到的信息有限。

哪有什么政策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封建王朝,利益的蛋糕就那么大,一旦重新分配,就必定会有人利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