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冷战中亚,文化侵袭

就像在后世,许多年纪大的老人,尽管没有学习过英语,但口中多少也会冒出几句英文一样。

“无非商品介绍及使用说明罢了。”刘信轻描淡写的说道。

就在刘信说这些时,亚恩已经看到了上面的文字,也大体扫了一遍,确实如刘信所言。

亚恩并没有太过在意,这说明燕国销售的产品更加完善和精细了。

至于刘信为何懂得佉卢文,这个一想便知,多年前康州牧张辽就派遣两万大宛骑兵来到燕国,经过鲜卑大战后,两万大宛骑兵精减到了五千,剩下的一万五千人有的随大宛商队返回了大宛,有的则直接留在燕国生活。

要知道在中亚这些奴隶制国家中,能作为精锐骑兵的大多都是出身贵族或者是贵族的仆从,因此在这些留下来的人中,也有曾经信过佛教、懂佉卢文的。

更何况,早在明帝时期,就有天竺僧人来到华夏传教,闻名遐迩的白马寺也正是那时所建。

尽管这些年大汉战乱不断,司隶更是经历了董卓西迁,但白马寺还是好好的矗立在洛阳城西。

历史上佛教直至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大范围传播,但自白马寺建成到现在也有百余年,也有了些许信徒。

因此,刘信想要将汉字翻译成佉卢文并不是难事。

刘信又打开另一口木箱,拿出其中一本书籍,只见上面所写“民间趣闻二三”,递给亚恩,说道:“这是我燕国正在畅销的书籍,均用佉卢文进行了翻译。”

亚恩莫名其妙的翻了几页,“王子与女奴的爱情故事”,“小兵的逆袭之路”等标题映入亚恩的眼帘,瞬间让他瞪大眼睛。

这种小故事都是李允儿编写,刘信审核,若是放在后世,再俗套不过,即便放在现在的燕国,也仅仅是一个励志故事。

但是若放在中亚地区,可就不一样了。

奴隶制国家阶级分明,想要实现阶级跨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子和女奴谈感情?纯属扯淡,因为女奴本就是王子的私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