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长安混乱,再增三分

李儒继续说道:“我们虽然跟杨彪他们水火不容,但至少我们有着相同的目的,便是争抢小皇帝,儒相信,若杨彪知道董旻欲霸占弘农、挟天子做第二个相国之事,定会与我们暂时摒弃前嫌,一道前往弘农,到时我们双方便都可少留兵力在长安,携重兵破潼关便会容易的多。”

李儒不愧是董卓十分信任的谋士,如此一来,不但没有了后顾之忧,就连现在在长安占据的优势,也能保住,起码半个长安还在自己手上。

牛辅当即同意道:“那劝说杨彪一事,便拜托文忧了。”

“义不容辞。”李儒笃定的回道。

果如李儒所料,在拯救刘协面前,杨彪爽快的答应了暂时同盟的事情,仅是准备了一日,次日两军便相伴东行,逼近潼关。

此时的潼关已被董旻打破,并留下了少许兵马镇守潼关。

潼关也不愧险关之名,竟真在寥寥数千兵马下,挡住了牛辅和杨彪两方数万大军的进攻数日。

不过潼关的守军兵力始终有限,接连数日的攻坚后,守军兵力捉襟见肘,城上的滚木礌石也已消耗殆尽。

就在眼看潼关守兵已经寥寥无几,破关就在眼前之时,董旻在函谷关吃了瘪,被高顺的陷阵营挡住去路后,决定将弘农据为己有,也连忙派兵前往潼关。

这也恰恰在潼关危机之时,将潼关救下。

牛辅和杨彪看到董旻援兵已到,很是无奈,深知短时间根本无法攻破,便做好了长期攻坚的准备。

谁知两人正打算派人返回长安催促粮草之时,留守在长安的两方将士一身狼狈的逃了过来。

“大事不妙,凉州牧马腾率军进攻长安,长安失守了。”

“轰!”无论是牛辅、李儒,还是杨彪、徐荣,均是呆立当场。

任谁都没想到,除了混战的几方势力,竟然还有一股外来势力杀了进来。

关键是,他们都没想到,马腾竟然这么快!

要知道就在前些时日,马腾还作为嘉宾前来参加禅让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