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远征,孩子们的表现着实惊艳,不仅让刘信深感欣慰,让卢植倍感骄傲,更是让内阁各部官员刮目相看。
少年强则国强,这是刘信大肆兴办教育的初衷。
燕国建立五载,已有初步成效,现在让这些孩子们登场,是要让他们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鼓励正在上学的燕国孩子们努力刻苦,立志成才,长大后为燕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刘信知道潜龙学院对其他学子来说,非常不公平,他们不仅拥有最强大的师资力量,背后有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资本,机会也比起普通人多的多。
但是没办法,这种事在后世都很难解决,就不用说阶级分明的古代了。
刘信唯一能做的就是,慢慢把潜龙学院的标准降低,让更多低级官员的孩子入学,让他们也有广阔的舞台,更多的机会。
最后慢慢开放到为燕国做出贡献的农民、工人、医师、商人。
潜龙学院不再是仅有几个班的学校,而是像县学、郡学那般的规模。
逐渐缩短差距,让教育相对公平些。
孩子们均骑着战马,缓步走到城楼前,随后像张合他们那样,转向城楼。
世子刘健及荀缉、诸葛亮、司马懿齐齐上前,刘健手捧三国舆图,荀缉持夫余王的金刀,诸葛亮拿沃沮王的玉印,司马懿托挹娄王的王冠,向城上刘信献奉。
刘健用着还稍带稚嫩的声调,喊道:“夫余、沃沮、挹娄不顾燕国威德,收留延忧叛军,等同向燕国宣战,泱泱燕国岂容宵小挑衅,学生刘健奉燕王之命,同潜龙学院兴汉班四十六名学子,率燕军将士,征讨三国。”
“我等不辱使命,夫余王、沃沮王被俘,挹娄授首,三国平定。三国军民苦其王已久,决意归顺燕国,现献三国舆图、夫余王金刀、沃沮王玉印、挹娄王王冠于殿下。”
“燕国拓地千里,得民七十余万。威震寰宇,四海臣服。”
“谨为殿下贺!为燕国贺!为大汉贺!”
潜龙学院其余学子重复道:“为殿下贺!为燕国贺!为大汉贺!”
“轰!”百姓中再度沸腾起来。
“什么!这三国竟然是这些孩子们拿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