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难测人心,防患未然

就算是懂得隐忍,此时也有几人已是忍无可忍,当即开口制止。

但是还没等说出几个字,便被旁边的西凉军士一剑穿心,不能再言。

大殿内再如往常那般,弥漫着浓厚的血腥味。

军士们已经习惯,在杀了这几个顶风作案的大臣之后,接着便抬了出去。

朝堂再度陷入寂静。

董卓已经重新坐回到皇位,无视刚才的小插曲,回道:“李司空所言有理,准奏,命匠作监即刻打造册封一应仪仗器具,诏书随后下达,散朝。”

随后的几日,长安城中风波不断。

在朝堂上,许多忠贞之臣敢怒不敢言,只能明哲保身,再图他策。

于是散朝后,再有人秘密联合,谋划除掉董贼。

此次朝会董贼的举动简直是大逆不道,人神共愤,令皇帝受辱,祖宗蒙羞,赤裸裸的践踏着汉室的威望和忠臣的最后尊严。

但无奈他们手中无兵,还需求助外援,便派出家中较为机灵的家丁,想方设法潜出长安城,避过潼关和函谷关,前往关东,请求关东诸侯再来救援皇帝。

甚至有人已经孤注一掷,冒着灭门的风险,前往董卓的军营去策反自认为忠汉的将领。

只是他们不知道,长安城中的各方密探也已听说了此事,细细打听了朝会的全部过程,也在想方设法的传回消息。

这恰恰中了李儒之计!

李儒知道城中密探遍布,朝会的内容早晚会公之于众,但毕竟事关重大,密探知道后必不敢怠慢。

密探只要开始行动,便中了李儒的下怀。

于是,李儒再次雷厉风行,抓获无数密探,甚至抓住大臣派出的家丁后,顺藤摸瓜得知幕后之人。

灭门惨案又一次席卷长安。

就连石墨的毒牙,也是在损失了十余名特战队员后,才将一人送出了长安。

幸亏这人走的是蒲坤提供的小路,才顺利的返回幽州,追上前往高句丽的刘信,否则,想要通过潼关和函谷关也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