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抛砖引玉,二度劝进

董卓对讨伐自己的各路诸侯怀恨在心,自然要想方设法的除掉这些眼中钉。

为了稳固朝堂,董卓也是要拉拢不少官员的。

不仅朝中官员进行了很大的变动,毕竟这次被刘信救下的还有不少官员,许多官职处于空置,还任命了刘繇这个汉室宗亲为扬州牧。

当然董卓也不放心刘繇,又对扬州的各郡太守进行安排。

任命王朗为会稽太守、许贡为吴郡太守、华歆为豫章太守、周昕为丹阳太守、刘邈为九江太守等。

这些人都是当世有些名气之人,桀骜不驯。

董卓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有让他们相互牵制的意思。

董卓的大动作可不仅仅只有针对各个诸侯和任命官员,当然还要为自己的生身安全以及幸福生活做足准备。

在迁都长安之时,董卓将皇宫内的金银珠宝搜刮一空,其中包括刘宏曾经卖官鬻爵、藏在西园的无尽财富和刘宏建铸的铜人、铜马等,更是派军队洗劫了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尽收所有财物。

又下令将大量通行的五铢钱毁坏,还将所有的铜人、铜钟和铜马打破,重新铸成小钱。

粗制滥造的小钱不仅重量比五铢钱轻,而且没有纹章,钱的边缘也没有轮廓,不耐磨损。

小钱的流通直接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猛涨。

据史书记载,当时买一石谷大概要花数万钱。

老百姓苦不堪言,生活陷于极度痛苦之中。

董卓却利用搜括来的钱财,整日歌舞升平,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无度。

有了海量的财富,董卓直接逼迫刘协下诏,将长安以西的郿县划归自己的封地,并驱策二十五万洛阳迁来的百姓一起前往郿县,为董卓在郿县重新筑城。

此城规划高厚七丈,堪与长安城比肩,号曰“万岁坞”,这就是历史上号称“三国第一堡垒”的郿坞。

《三国演义》里是这样记述这座恢宏的城堡的:离长安城250里,由25万人筑成,“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城中盖了宫室,选了民间美丽少女800人安置其中,仓库屯积着20年的粮食,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

董卓每次回郿坞,公卿迎送直至横门。

史书《后汉书·董卓传》也记载着,郿坞号称“万岁坞”,

董卓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看看,董卓的野心何其大。

但很可惜,历史上,董卓并没有得到“三国第一堡垒”的庇护,仅两年后,王允、吕布等人便设计斩杀了董卓,并派皇甫嵩率兵赴郿坞,灭掉董氏三族,运走郿坞中所藏金银珍宝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