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盛席华宴终散场

卢植一直是性格刚毅、品德高尚的代表,素有匡扶社稷,救济世人的志向。

曾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与当世名士郑玄、管宁、华歆为同门师兄弟。

与马日磾、蔡邕等人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

后来天下纷乱,不得已开启戎马生涯,多次征战,多次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

但世事无常,也多次被贬入狱,皆是因为这腐朽的朝堂和难测的人心。

卢植的一声叹息和一番无奈的言论,说进了太多人的心里,毕竟这里很多人有过牢狱之灾。

皇甫嵩也非常理解卢植,曾经自己跟卢植一样,也曾被宦官诬陷,打入大牢。

也反对过董卓的乱政,再次被关入大牢,一关就是一年多。

曾经谁还不是个少年,谁还没有过青春热血。

只是世态炎凉,百般变化,硬生生的把一颗激情澎湃的心脏蹂躏的千疮百孔。

尽管卢植此时有些消极,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过也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幽州大学教授学生,为大汉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也是变相的为大汉做出贡献。

皇甫嵩看向卢植,微笑的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此时无声胜有声,两位老臣心照不宣。

会议散场,最终只有刘虞、卢植和蔡邕三人愿意跟随刘信返回燕国。

其实,本来洛阳被烧,要是刘信没及时救火,那这些大臣以及救回的洛阳百姓,八成是要跟着刘信返回燕国的。

但洛阳保住了,百姓也救回来了,皇甫嵩等人不可能置洛阳于不顾。

毕竟这里才是大汉的都城,是朝代的延续,是此时皇甫嵩等人的精神寄托。

对此,刘信并不后悔。

有得必有失,这是千年不变的定律。

看清了诸侯的嘴脸,保住了繁华的洛阳,救出了好友刘虞,一个个目的都已达到,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现在除了刘虞,还有卢植和蔡邕两位大才跟随。

即使两人不想再做官,那以两人的声望和学识,在幽州大学任教,再次为幽州大学增砖添瓦,刘信喜不自胜。

有了好老师,才能培养优秀学员,进而从优秀学员中选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