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信显然不认为自己是有异心,就算被荀攸的话吓了一跳,但也保持淡定,风轻云淡的轻声笑道,“荀侍郎莫要玩笑,我刘信尽忠大汉,备受陛下圣恩,岂敢有异志。”
但是陈信的此番作为,却让荀攸看到了不寻常的意味。
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恐怕当荀攸说出“你身怀异志”的时候,对方肯定会大骂荀攸,甚至将荀攸扫地出府,就算是陈信心理素质强大,那至少也要表现的非常激动。
但是现在的陈信哪有这番作为,这就说明了两点,要么陈信确实怀有异心,心中早有今日的应对之策,要么陈信的城府极深,老道到不形于色。
可是陈信才多大,才二十出头,荀攸怎么也不会把陈信划入心机深沉、老谋深算一列。
这么说来,自己今日想要的答案就有了。
聪明人之间便是如此,互相试探,通过微妙细节判断一个人,到达自己的目的,便会收手不再多问。
随后荀攸便没再像刚才那样咄咄逼人,而是跟陈信聊起了西征的事宜。
送走荀攸后,陈信也感受到了一点,自己的做所作为,恐怕在某些聪明人眼里,已经有了不臣之心,或者已有功高震主之势。
毕竟陈信年纪轻轻便有大权在握,若是这样下去,到了陈信封无可封之时,那陈信会怎么做?
最关键的一点,便是朝中的老臣,特别是以司徒袁逢为首的一系,恨不得抓住自己把柄,好一击打倒自己。
看来步子迈的有些大了,年轻人还需收敛。
毕竟刘宏不像后来的刘协,大部分事情还是一言而决,目前仍是大汉顶级权威。
这样的权威不可挑战,这样的大汉更不容任何威胁。
要说这荀攸也真够胆大的,面对一个比自己高了好几级的上官,就敢指着鼻子当场质问。
这也就是荀攸通过研究分析,陈信并不是激进的人,而且自己身为朝中官员,荀家也是豪门世家,陈信也不敢因为这事,明目张胆的为难自己,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基本确定了陈信的野心,荀攸联想到当初黄巾贼差点攻破荀家所在的颍川郡,而且现在天下乱事接连不断,民不聊生,由此心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但是若想实现这个想法,必须得到陈信的完全信任,而且要让陈信打心里赞同才行。
否则会让自己,甚至整个荀家万劫不复。
所以此次西征,荀攸都在明里暗里的观察陈信。
公元185年八月中旬,西征军终于集结完毕,步兵、骑兵共计十余万人,誓师出征。
除了张辽和张汛,陈信没有等来其他人,只收到了一个回信,郝昭找到了,但。。。才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