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劲爆荀攸,研究陈信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曹操重要的谋士。

荀攸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

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

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

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

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

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只是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

其实荀攸也算是个传奇人物,董卓烧毁洛阳迁都长安之后,他曾经主谋刺董,并计划辅佐皇帝、号令天下,成就齐桓晋文的霸主之业。

这个家伙的想法实在是太他妈超前,太他妈劲爆了!

显然在那个时候,荀攸就已经看出天下分崩、王权旁落乃大势所趋,而且还敢身体力行的要当齐桓晋文。

应该说荀攸才是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思潮的奠基人。

然而毕竟是年少轻狂,这家伙后来让董卓抓起来了。

此时荀攸又表现出常人难及的明智与豁达,反正要死了,不如每天开开心心,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也真是他命大,恰好不久董卓被刺杀而死,他自己也就因此免罪。

在此之后,《三国志》上有一句话,令人触目惊心,“攸以蜀汉险固,人民殷盛,乃求为蜀郡太守。”

荀攸见失去了当齐桓晋文的机会,便要跑到一个绝对保险的地方,随时准备割据自立。

然而他最终成为别人的谋主,而不是自立门户,也是由于这种激进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