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通过速度来打游击,敌追我逃,敌跑我打,让敌人疲于应付,从而打击其士气,削弱其信心。
小主,
成吉思汗闻名遐迩的曼古歹战术,便是如此。
襄平靠近千山山脉,有着无尽的铁矿。
石径重操旧业,带着石家村、将作监以及当地的铁匠,没日没夜的打造兵器和农具。
现在陈信已经有了兵权,可以携带盔甲、弓箭等。
所以战士们的盔甲,也要打造,弓箭也要制作。
陈信更是把唐朝对付突厥时所向披靡的陌刀样式给了石径。
虽然有些出入,但不影响大局。
如此大量的需求,兵器作坊的工匠便显得捉襟见肘。
好在战事还没爆发,有充足时间做万全准备。
陈信借着这段时间,把辽东各县巡查一遍。
整体还算不错,并不像中原那样,豪门世族不断压榨,官府衙役层层剥削。
陈信也便放了心,现在的主要目的是把辽东的经济带动起来。
让苦寒之地不再苦寒,贫瘠之地快速富裕。
最后,陈信来到沓津港,这是辽东唯一的船港,也是大汉的大港之一。
这里停泊着不少渔船、商船和战船。
但是在陈信看来,这些船都太小了。
稍大些的能承载二三百人,小的只能承载数十人。
怪不得赤壁之战时动用的船只数以千计。
陈信不懂船只建造,但是见过古代西方的三桅帆船。
历史上,正是因为三桅帆船的出现,才使哥伦布发现美洲成为可能。
三桅帆船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西方在造船技术上落后于东方的历史,也使西方渐渐的在世界贸易中占到主要的地位。
随后进行的“地理大发现”都和这种帆船的出现及航海新技术的使用密不可分。
它的出现使航海家和造船家简直想不出她还有什么值得改良的地方。
底部尖两端宽,三角底座稳定性更好,更容易破水。
而且用的是软帆,收放更方便,可以灵活控制风速。
陈信便把自己的思路讲给了船坞的大匠,让他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