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是为求自保,让村民得以生存,迁往安全之地也是理所应当,然并非是找安全之地,而是创造安全之地。”
石径终于有些明白了陈信的想法。
“贤弟的意思,是招兵买马,加固城墙,以拒外敌?”
陈信见石径已经上道,也就不再吊石径胃口,索性把自己所想一一诉说。
“没错,是这个意思。但石家村隶属河间国,四面皆可攻,毫无退路,且冀州乃兵家必争之地,绝非安全之所。”
“贤弟心中可有妥善之处?”
“具体的还没想好,但非临海、环山之地不可。”
石径点点头,也赞同陈信的说法,毕竟临海的地方,即使守不住也可以退入大海,环山的地方防守不住,可以退入深山。
“在石家村,我们可以训练村民,修筑工事,但是前往他处,恐怕会失去许多便宜之处啊。”
“所以,在这两年内,我们要想办法得到自己的地盘,而且是理想的地盘。”
石径是聪明人,当然知道陈信说的得到自己的地盘,肯定是要走非常规途径了。
在大汉,想当官,走常规途径,便是举孝廉,举茂才或被征辟为属官,这样当的官还不一定是个什么官,有权没权还说不定。
但是在东汉末年,还有一条途径,可以迅速让你的人生到达巅峰,那便是买官。
这种卖官鬻爵的事情,早在秦始皇时便有了。《史记·秦始皇本纪》曾记载“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看看,说的多好听,你捐钱粮,我就给你封爵,当然,这种爵位,并没有什么实权。
汉桓帝(现任皇帝汉灵帝的上任)时,卖的官爵种类大增,包括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五大夫等,虽然都是些级别偏低的小官,但孬好的有些实权了。
到了现任皇帝汉灵帝刘宏时,卖官鬻爵这档事已经成了买卖,还在西宫设置了交易所,以官职的大小和任职地的好坏确定官价的高低(单就卖官来讲,也是一种公平,毕竟油水不同),甚至于三公九卿等要职,也一律明码标价,公开出售。
价码则是根据官爵的年俸来决定,例如一州之刺史年俸二千石,那官位标价便是二千万钱,折合成黄金就是二千斤。
现在是东汉末年,这种卖官鬻爵的把戏已经被玩烂了,官价都有所降低。
“贤弟,买官虽然说起来不好听,但也不是不可,只是我石家村虽然以开石炼铁为业,也有不少积蓄,想要买个像样的官,只怕也是捉襟见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