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后的定远堡内在柳云的大方针领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上次在踏地龙手中救下的一百八十余百姓也尽数留了下来,按照他们的说法,家里已经被抢光烧光了,回去已经没有了活路。
对此柳云也是把他们转为军户,分田租牛,登记造册。
就这样定远堡人口来到一千五百余,近四百户,一个百户治下有这么多百姓,这在大周朝是很少见的。
堡内也因为人口涨的太快显得拥挤不堪,原先的房屋住宅非常混乱,因此定远堡重建迫在眉睫。
在柳云等人商议完第二天,定远堡内又开始了征兵,堡内适龄军壮纷纷报名,一时间,参军的队伍如长龙般排了起来。
只不过柳云定下的参军标准特别高,首选在堡内已经成家的军壮,还需身家清白没有犯下过罪行。
其次身有所长者,如会骑马,能开弓。符合条件者先录身强体壮者,人员缺额再录瘦小孱弱者。
这条件在大周朝内闻所未闻,各地参军的不是地痞流氓,就是快要饿死的饥民,从来没有听说会有人挑三拣四的。
但是定远军内待遇丰厚,堡内各百姓都是看在眼里。
不说在战场上立下战功被赏赐,就是在战场上杀敌,敌人身上的银两都尽数归于杀敌的士兵,在军内每日三餐,餐餐足量,两天还有三两肉食。
而且未参军的军户一户只分得三十亩田地,参军的军户一户五十亩田地。
这让各适龄青年趋之若鹜纷纷在家人的鼓动下参军,没看到邻居家的儿子前两日带着鼓鼓的一腰包银子回来?
而且身体养的健壮无比,比起平日孱弱的模样好上了万倍。
如此一来,柳云手下不仅快速补齐了三哨缺少的军士,连新立的一哨也是招满,眼下正在紧锣密鼓的操练中。
新立的一哨军士正在堡内教武场处操练,他们分为三旗,各自由本旗小旗官领着排列整齐,手中持着刀盾枪镗,在上官的号令下或进,或退,或刺,或御。
定远军操练果然苦累,不少新兵没操练几日都是打起了退堂鼓。
对此柳云给他们训话,军营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参军去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有当逃兵者,没收所有田地,全家逐出定远堡。
再加上军内军纪兵和老兵不断做思想工作下,这些新兵终于咬牙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