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与宰相卢多逊互相勾结,图谋不轨。”
赵光义不由大笑,果然是个聪明人啊。
“交由你去办,可能办得妥当?”
————
【而宋朝的史官仍然很有“节操”。】
【太祖实录我不敢写,其他列传我也不敢写,但悄悄暗示后人还是可以的。】
【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并依据宋朝“国史”,参考其他野史笔记所载,删修“烛影斧声”的大致经过如下:】
【刚开始与刚才的故事并无太大差别。】
【只是加了王继恩来找赵光义的时候于府门见开封府左押衙程德玄正坐在门外。
程德玄,以医术着名。
王继恩便询问缘故,程德玄回答:“吾住宿于信陵坊,二更时分听见有人在门外疾呼:‘晋王召见。’吾出门却未见有人,如是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此。”
王继恩颇感惊异,便告知自己来此之原因,于是扣门一起入府衙见晋王,且召其入宫。晋王大惊,犹豫不行,日:“吾当与家人议之。”入室内,良久不出。】
【重要的不是李焘的这段记载,只是怕大家搞不清人名,请记好程德玄这个名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医术精湛的医生能救人,自然也能杀人于无形。】
【但空口无凭。】
【这里再次感谢宋朝史官。】
【宋初《国史·马韶传》曰:赵州平棘人马韶谙熟天文占卜之术,与晋王、开封尹赵光义的亲吏程德玄关系密切,然因当时宋廷严禁“私习天文”,所以程德玄告诫马韶不要到晋王府来。
但于十月十九日半夜,马韶忽然造访程德玄,说“明日乃晋王大吉之辰”。
程德玄恐骇不已,让马韶藏在一间密室内,急忙入禀赵光义。
赵光义让程德玄派人看着马韶,准备向天子告发以自解。
等到次日清晨,赵光义人宫中拜谒,果然受遗诏登基。
此后马韶被授任为司天监主簿。由此可见,当内侍王继恩疾驰而至晋王府,遇到在门外徘徊的程德玄,显然就是为了等候王继恩的到来。】
【赵匡胤是第二天死的,头天夜里你就说赵光义的好事将近?】
【一条合理的线索就理出来了,赵光义用程德玄的药毒杀赵匡胤,马韶负责观察赵匡胤有没有被毒死,王继恩则是最后的棋子,假传诏令,赵光义进皇宫,大局已定。】
【解释一下,《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的起因是:宋太祖身体不豫,即召张守真至京城阙下。
十月十九日,宋太祖命内侍王继恩于建隆观举行祭祀仪式黄箓醮,令张守真招呼神灵降临,那神灵说道:“天上宫阙已成,玉锁已开。晋王有仁心。”
说完便不再降临。宋太祖闻听此言,当夜便召晋王赵光义入宫。】
【而马韶作为司天监的一员,这种仪式在场是很合理的情况。】
北宋,汴梁。
“弟弟,你还真是处心积虑。”赵匡胤冷冷的看着地上蜷缩着的赵光义。
朕让你守家,你把朕的家都偷了。
这开封府上上下下怕一半都是你的人吧?
————
【问:赵光义为何在确定被排除出储君队列的时候不动手,为什么要等三年?】
【答:因为赵匡胤要迁都。】
【开封地,赵光义作为最高行政长官,掌管中枢十五年,他再废物,也该拉扯起一班自己的势力了吧?】
【更不用说赵光义“很有能力”。】
【赵光义可能是校长的师傅,大家都一样: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赵匡胤迁都有很多原因。】
【一:北宋的经济中心(江南)、政治中心(开封)、军事中心(西北、东北)。
三地分离,一般来说,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应该为一地,至少不能相距太远。
否则,有权的想搞钱,有钱的想要权。
得不到就毁掉。】
【是吧,大明。】
【二:开封无险可守。
开封虽然是水陆交通枢纽,四通八达,但因为地处平原,除了北临黄河之外其它三面均无险可守。也就是说,只要敌军渡过黄河,京师开封马上就会面临致命性威胁,尤其是河北平原已经被契丹占据的情况下。】
【用赵匡胤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政治中心不可能去将就经济中心,钱没了可以再挣,命没了是真没了。】
【赵匡胤准备先迁都洛阳,再迁长安。】
【与军事中心重合,只要手里有兵,一切都会有的。】
【其次,也是为了解决冗兵的问题。】
【边境要防御西夏,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