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王莽评价转变2

朕又不计较,还辞官云游四海。

没他在身边,一点都不习惯,他到哪里了呢?要不要叫回来?

五台山,烈日当空。

“施主,你心不静。”老和尚对着来烧香的男子说道。

二虎也是奇了怪,本来好好的,怎么突然心越跳越快。

————

【接着我们聊聊非史书记载的王莽。】

【汉光武帝在《东封泰山记》中有云:“王莽以舅后之家,三司鼎足冢宰之权势,依托周公、霍光辅幼归政之义,遂以簒叛僣号,自立宗庙,隳坏社稷,丧亡不得血食十有八年。”】

【东汉王充《论衡·语增篇》中有云:“纣之恶不若王莽,纣杀比干,莽鸩平帝;纣以嗣立,莽盗汉位,杀主隆于诛臣,嗣立顺于盗位,士众所畔宜甚于纣。汉诛王莽兵顿昆阳。”】

【又在《论衡·感类篇》有云:“邹伯竒论桀纣恶不如亡秦,亡秦不如王莽。”】

————

大秦,咸阳。

“儿臣有罪。”刘季连忙俯首弯腰。

“儿臣后人不该重用儒家。”

叔孙通呆若木鸡,凭什么就怪我儒家?

李斯附和道:“陛下,儒家都是一群小人。”

————

【秦比夏桀商纣还恶,而王莽则比秦朝更恶。】

【一句话把秦朝和王莽按在地上摩擦。】

【张衡《驳图谶疏》中有云:“至于王莽簒位,汉世大祸,八十篇何为不戒,则知图谶成于哀平之际也。”】

【但蔡邕在《独断》中说:“汉承秦法,群臣上书皆言昩死言。王莽盗位,慕古法,去昩死,曰稽首。”】

【又在《光武济阳宫碑》中写到:“哀平短祚,奸臣王莽,偷有神器,十有八年,罪成恶熟,天人致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陆机在《五等诸侯论》有云:“远惟王莽篡逆之事,近览董卓擅权之际,亿兆悼心,愚智同痛。”

梁武帝萧衍《责贺琛勅》有云:“古人云,专听生奸,独任成乱。犹二世之委赵高,元后之付王莽,呼鹿为马,卒有阎乐望夷之祸,王莽亦终移汉鼎。”

梁徐陵《奉使邺都上梁元帝表》有云:“蚩尤三冢,宁谓严诛?王莽千剸,非云明罚?”】

【隋唐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金镜》有云:“王莽伪行仁义之道,有始无终;孙皓权施恩惠之风,有初无末。”】

【孙皓,孙权的孙子,东吴亡国之君。】

【吕温在《诸葛武侯庙记》有云:“当汉道方休,哀平无罪,王莽乃欲凭戚宠,造符命,胁之以威,动之以神,使人忘汉,终不可得也。”】

【李宗闵《随论下》有云:“昔者王莽尝为德化矣,不问可否,语必援经;不量人心,动必据古。于是天下烦溃,从而丧之,此不知变之祸也。”】

【诗魔白居易《放言五首》诗云:“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鑚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簒时,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李山甫《读汉史》诗云:“四百年间反复寻,汉家兴替好沾襟,每逢奸诈须挼手,真(一作直)遇英雄始醒心。王莽弄来曾半破,曹公将去便平沈,当时虚受君恩者,谩向青编作鬼林。”】

【周昙《王莽》诗云:“权归诸吕牝鸡鸣,殷鉴昭然讵可轻,新室不因崇外戚,水中安敢寄生营。”】

【两宋时期。】

【范仲淹《推委臣下论》有云:“汉髙祖招纳群英,有将将之权而取天下,至于子孙,不知祖宗之谋,而独委霍光,又独委王凤,至于王莽,皆有大祸,西汉遂倾焉。”】

【范仲淹是有资格说这句话的,虽然他是宋朝人。】

【他主导的庆历新政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他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石介在《根本》有云:“王莽之夺,汉终不亡,民心未去也。……王莽夺取,汉已亡矣,而民尚思汉恩未已,故光武乘之中兴。”】

【欧阳修在《问进士策》言及《周礼》是否可行时说到:“或因以取乱,王莽、后周是也,则其不可用决矣。” 又说:“王莽尝依古制更名田矣,而天下之人愁苦怨叛,卒共起而亡之。莽之恶加于人者虽非一,而更田之制,当时民特为不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