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No,No,No。

“你下次还要听他指挥呢。”

————

东汉末年。

曹操拍手叫好,洋洋洒洒写好一份书信差人给刘备快马加鞭送去。

大概意思:你看你祖宗为了华夏大一统所做的功绩,你作为刘姓子孙居然跑去蜀中割据,你简直不忠不孝。为了华夏大一统的伟业,你投降吧。

————

【董仲舒——天人三策。】

【必须给大家强调一下——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是后人的总结,汉武帝从来没有说过也没有实行过罢黜百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彻第一次尊儒是在建元元年,但当时窦太后还在世,所以以失败告终。】

【建元五年,刘彻设置五经博士,重申尊崇儒术。

元光元年(前134年),刘彻第二次举贤良文学,丞相田蚡“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录取数百名儒者,后来儒生公孙弘又做了丞相,引领天下学子竞相习儒。

在尊儒的过程中,刘彻又最为重视公孙弘、董仲舒等所代表的春秋公羊学,并让太子刘据学习《春秋公羊传》。】

【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不过刘彻并未真正采纳,而是采取了“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的方针。

也就是将儒学提升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同时,也保留了诸子百家之学。

可以概括为:以儒为主,诸家并行。

在治国实践过程中,法家思想受到重视,与儒家思想糅杂并用,从而形成了一套“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被后人归纳为“阳儒阴法”“外儒内法”,影响了此后两千年的中国社会。】

【说到霸王道,我想起了一篇特别野的耽美小说。】

【话说韩信爱项羽,但项羽不爱他。

韩信心一狠,靠着姿色在刘邦那里上位。

得不到就毁掉,所以逼的项羽在垓下自杀。

但在四面楚歌的当夜,刘邦决定表明心迹,穿上女装化名虞姬潜入楚军大营,和项羽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男上加男的夜晚。

项羽其实也爱着刘邦,但现在韩信掌握着汉军大权,他不死,刘邦就活不了,所以为了刘邦能活下去,他自刎而死。

刘邦看着心爱之人死在怀中,将怨恨深埋心底,终于等到大权在握,杀了韩信为项羽报了仇。

随后留下遗嘱:以后汉家的治国方针就叫霸王道,你们要永远记得西楚霸王项羽才是大汉的开国皇后。】

————

大汉,长安。

刘邦一脚把桌案踢翻。

“乃公去你大爷的。”

“你们后人没一个正常人是吧?”

骂骂咧咧半天,瞧见三人埋着头,身子在不停地抖动。

“韩信,你也有脸笑?”

“里面不也编排了你。”

韩信双手一摊:“编排就编排呗,我能怎么办?”

“陛下若是想为项羽报仇就来吧。”

“臣就在这里。”

刘邦怒不可解,拔剑就要上前,吕雉一把拉住。“陛下,恒儿不可无师啊。”

“师乃公的师,若不是你给他们撑腰,他们敢对乃公这样?”

“在叽叽歪歪,乃公连你一起斩了。”

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发出“啧啧”之声,对着刘邦露出自求多福的眼神,齐齐摇起了头。

“哦,是吗?”

“那走吧,屏风之后大战三百回合。”

“谁先死还不一定呢?”

“你们三人暂且退下。”

三人笑着点头:“唯。”

熟悉的声音又从远方传来刘邦耳边。

“公鸟这次还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