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齐眉山!徐辉祖?

大胖不搭话,将鞋子脱下递给朱高煦。

“老二,打!”

“叔叔打侄儿是应该的!”

朱棣懒得管他们,殿内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杨士奇又懵了,这算是父慈子孝吗?

叔叔打侄儿是应该的?

哦,也对,陛下也是建文的叔叔嘛,确实是应该的。

————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伸手让朱棣近前来,轻轻一掌拍在他脑门上。

“老四,你这一家子都什么毛病?”

“合着从你开始都在改史?”

“入你娘,改史就算了,你还改不明白?”

“你这儿子、孙子也随了你。”

“改史不丢人,可能不能改全了啊?”

“被后辈就这样说出来,不尴尬吗?”

“不丢人吗?”

“入你娘!”

马皇后有些无语,轻轻拍了拍朱元璋的手掌,一脸黑线的看着他。

————

【而朱棣也击败了南军骑兵,开始迂回至南军步兵队列的侧后方。】

【朱棣和朱高煦前后夹击,南军夺桥部队被斩首两万余,生擒南军将领丁良、朱彬,余下部队被两支重甲骑兵撵进河内,一时间鲜血染红了河面,尸体堆积如山。】

【据明实录记载:后来的燕军增援部队甚至可以直接连人带马踏过尸体渡河而过。】

【稍显夸张。】

【何福并没有选择撤退,一旦撤退,燕军将沿着河岸一路追杀。】

【重整队列,全军压上再次对燕军阵型猛攻。】

【并命令平安等人率领剩余骑兵从左翼迂回将燕军骑兵压缩在岸边。】

【朱棣见势不对,命燕军主力骑兵退回北岸,朱高煦、张武殿后,在南岸列阵守卫浮桥。】

【但南军展现出了莫大的意志力,不顾伤亡猛烈冲击。】

【无奈之下,朱高煦率领殿后部队也撤回北岸。】

【两军隔河而望,南北对峙。】

【沱河不大,仅仅是一条小河。】

【朱棣派遣一千余人在北岸边拿好修桥工具,摆出一副随时都要渡河南下追击的样子给何福看到。】

【逼的何福无法按照既定计划撤退。】

【脑补一下画面:

朱棣:你敢退吗?

何福:你敢追吗?

朱棣:你敢退我就敢追!

何福:你敢追我就不退!

朱棣:退啊!

何福:追啊!】

【何福便准备在此地拖延时间,等待南京朝廷的补给经宿迁、泗州等地源源不断的运来,随后再北上与朱棣展开决战。】

【但对峙三日,朱棣大军才从徐州补给线抢了一波补给,军粮虽然不好吃,但看着何福大军只能挖野菜吃。】

【燕军只感觉手里的饭真香!】

【燕军斥候探查到何福大军士兵大多面露菜色,并且还在挖野菜、打猎补充口粮。】

【朱棣认为事不宜迟,不能让南军等到补给到达,留下小股部队伪装成大军仍然在北岸等待修桥的样子,趁着半夜时分主力向东而行到达沱河下游,找到了一个水比较浅不需要架设浮桥的地方全军渡河而过。】

【渡河之后全军迂回至南军阵型后方,再次用捅菊花战术冲击南军阵型。】

【但吃一堑长一智,何况南军还被朱棣的此种战术折磨了很多次。】

【何福向四面八方皆是派有斥候,预防朱棣的迂回战术。】

【朱棣大军还未进攻,何福听到斥候汇报,决定全军主动出击。】

【双方在齐眉山展开激战,互有胜负。】

【但说到这里,又要提一下我们可爱的江南文人们。】

【在《明通鉴·卷十三》记载:而徐辉祖之援兵适至,甲戌,与燕兵大战于齐眉山,自午至酉,南军辄胜,斩燕骁将李斌。维时王师再捷,燕人凶惧。会淮土暑湿薰蒸,北军疾疫。】

【《读史方舆纪要·卷九》记载:徐辉祖亦败燕军于齐眉山,燕师小却。旋召辉祖还,何福势孤,移营灵壁,燕军攻拔之,遂入泗州渡淮,下盱眙县属泗州。】

小主,

【《罪惟录·列传卷之八上·启运诸臣列传上》记载:及北御,尝援何福于齐眉山,斩燕骁将千户李斌等,燕师退自保。】

【但此时徐辉祖根本不在这里啊!】

【而且最开始明通鉴说斩了李彬,是一场大胜。】

【燕军出名的骁将李彬是丰城侯李彬,永乐二十年病逝。】

【这是死而复生加重生穿越?】

【果然姚广孝不仅精通儒释道,还会苗疆蛊术和穿越时空之术!】

【居然能让死人复生,然后穿越回去提前死在二十多年前。】

【后来的罪惟录打了补丁,说是燕军一名叫李彬的千户。】

【但一没记载斩首俘虏数量,二来斩杀一名千户就能叫大捷吗?】

【这要都算大捷,那燕军几乎天天都是大捷……】

【相比之下反而明实录的记载更可信一些:驻师齐眉山,与敌大战,自午至酉,胜负相当,遂各敛军还营。】

————

大明 建文二年

朱允炆丝毫无感,让美人继续倒酒饮乐起来,朕就静静享受这最后两年时光吧。

“接着奏乐接着舞!”

————

大明 洪武三十一年

建文帝终于等到了自己亲爱的燕王叔叔到达,拉着手就不放开。

“四叔,您可是宗室长辈,大明江山还得靠您啊!”

“朕已经决定了,以后军国大事就由您代表宗室亲王与齐泰、黄子澄还有勋贵们商量着来。”

“你们商量好奏上来,朕负责盖印就行。”

“朕以后就在宫内负责延续血脉、为国生子!”

齐泰等人虽然心里强烈反对,但终究没有说出口来。

朱棣本来仅仅孤身一人携带八名亲卫,日夜兼程往南京而来,结果一路都有将领士兵追随,现在南京城外可有两万精锐大军。

此时翻脸,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但是!

小小朱棣、小小勋贵,可笑可笑。

打仗我们不行,治国理政你们不行!

论坑人,我们每人都有九种方法坑死你们!

你们等着吧!

————

【并且随后文人意淫更加严重,一说朝廷讹传燕军已兵败,京师不可无良将,遂召回徐辉祖。

另一说是有人进谗称徐辉祖因燕王是至亲之故而未尽力作战所以被召回,淮北的何福大军因此势孤而大败。】

【《罪惟录·列传卷之八上·启运诸臣列传上》:会有言辉祖以王故,战不利,亟召还,由是诸将咸战败。】

【《明鉴纲目·卷二》:而帝闻讹言,谓燕兵已北,召辉祖还。福军遂孤。】

【《明史·徐辉祖传》:燕人大惧。俄被诏还,诸将势孤,遂相次败绩。】

【emm,齐眉山之战只打了半天,此地距离南京至少五百里的距离,明朝是有电报还是电话?南京城居然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消息?】

【而且徐辉祖率领的大军更牛,居然甩开了朱棣的追击,神不知鬼不觉的回到南京?】

【或许建文帝真的是光头前世?】

【空投手谕?】

————

新华夏,原北京德胜门外的一座佛寺,清朝又改为粥厂的一个地方。

杜光亭面带苦笑的说道。

“历史还真是一个轮回,五百余年前朱棣用大纵深运动战成功在徐州、宿州、灵璧一线消灭朱允炆主力部队,从此定鼎天下。”

“五百余年后,徐蚌会战他们也是用大纵深运动战,在徐州、宿州、灵璧一线歼灭我军主力部队,从此我军再无还手之力。”

其中不知是谁发出一声低呼:“后辈也太看的起校长了,他还不如建文帝。”

“谁会在大军被团团包围的时候,一不空投武器,二不空投粮食,却投一封书信下来?”

————

【次日,大雾四起。】

【南军趁着大雾向灵璧撤退,燕军一开始因为雾太大怕走失方向不敢乱追,待中午时分雾气散去开始追赶。】

【不知道是为何,风之子、风伯朱棣此次没有念出那句古老的咒语。】

【你们还记得一八年的夏天吗?】

【求风吹散雾气。】

————

大明 北京

朱棣随手拿起一张纸龙飞凤舞起来。

“太子,把这个送去太庙!”

“放在你爷爷旁边!”

朱高炽接过来一看,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无耻小儿,拾柒之灵位!”

emm,大胖为后辈默哀起来。

也不知道后辈今晚做梦会不会梦见爷爷?太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