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这个活动计划逐渐完善后,朱一帆再次问及以郭文建为首的推广小团队能不能完成这个活动?
朱一帆真有点担心这么多学校要联系,公司才这么丁点人,能统筹到这个大活动吗?想法是很好,但时间紧,任务重,能不能收贯彻落实到位是一个问题。
比较有与学校与学生会沟通经验的郭文建自信的道:“既然方法都想出来了,剩下的难度就不大了,我们可以先以我们关系最深厚的水木燕大谈出一个合作方案,然后以这个成熟的合作方案为模板向其它大学推广出去,有一个成功的合作模板在,相信其它学校会更容易谈,完成任务完全没问题。”
朱一帆:“交给你,我放心,如果需要什么支持,可以跟我说。”
郭文建点头应是,他是创始人,也是公众人物,文学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有时由他出面谈,给人的感觉分量是不一样的,合作会更容易。
朱一帆接问负责设计与程序的周军与陈图他们,能不能今天完成这两部分工作?预计明天上线,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
周军与陈图评估了工作量,觉得今天应该没问题,便点头回应可以。
朱一帆这个方案落实好了,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什么方法来应对竞争对手。
而负责财务的李俏蓉不得不隐晦的提醒朱一帆公司账上余额,让他花钱要悠着点,如果公司没有收入,即使以现在的每月成本支出,不再增加,也撑不过半年。
朱一帆表现年后会再投钱进来,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他们都是高材生,虽然受限于工作经验,反而思维更活跃,不受条条框框限制,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杨娅男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不少建议。
其中胡家进就提议加大线上推广的费用与人手,针对全国各地的对手,线下推广虽然更有效,但不方便,效率慢,不如线上快捷效率高,在线上买广告位做推广,请人群发论坛,TT群等,加大邀请学校推广大使等方式效果不错,从燕京市外的高校注册用户数就可以反映出来,现在为应对竞争对手,在线下推广不能跟进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大投入。
朱一帆看到胡家进对于线上推广已经有思路与自己的东西了,说得好有道理的样子,于是同意加大线上投入,人员增添的问题最好是自己能拉到人,如果不行只能在学校或者知己网上招聘了。
周军也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建议,应对竞争对手,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内容,只要我们的用户体验最好,就不怕竞争,但现在随着网站用户增长,功能增多,代码要优化,还要不时编写新功能,现在的人手不够了,建议增加技术人员,以更好更快的版本迭代来打败对手。
朱一帆觉得周军说得好有道理的样子,于是同意加大技术人员的数量,人员增添问题如胡家进一般,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不能就只能在校园或者知己网上招聘。
朱一帆又心痛成本支出加大了,但公司要发展,这是必经阶段,只能咬牙坚持,只要坚持到收获的季节,那就是丰收。
对于朱一帆来说,这个会这就是一个花钱的大会,对于搞钱,压迫感汹涌而来了,不过这都是年后的事,起码能撑到年后,现在最重要的是期末考试,第一是不能挂科,第二要争取好成绩,为以后请假打下基础,要找刘国强、马东、谢天佑几个要复习资料了,要集几人之大成,争取考出超过他们几个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