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渐修法,在前进的道路上,更能帮助到自己。因为外界有太多诱惑迷惑自身,需要不断破开迷雾诱惑,才能朝正确的方向努力。
当你没有见性成佛的资质,选择渐修成佛也是一种方法。你的懒惰、安逸、贪心、恐惧等等都会一直是你迈向终点的阻力,需要自身时刻以大智慧、大勇气、大毅力砍断身上枷锁。当然那指的是想得到大成就,像我们普通人,小一点的成就就可以了,小智慧、小勇气、小毅力,任得其一,相信人生也不赖。
突然找回本心的朱一帆不想再玩游戏了,满脑子是努力向上,便向陈红毅他们告辞。
出到网吧,逃离那混浊的空气,秋高气爽,偶然吹来一阵冷风,脑袋也清醒了。
本来打算看看今天邮政有没有开门的,稿费也需要兑换,突然玩起游戏,差点忘了正事。
徒步到邮政门口,就在菜市场旁边,周围一片繁忙,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思想觉悟突然提高的朱一帆,更是觉得游戏索然无味。
邮政大门紧锁着,看来只能明天中午抽空跑一趟。
之后朱一帆也不逛街了,一路回到教室。高三教室永远不可能空无一人,已有七八个同学在认真复习,都是平常最努力那几个。
朱一帆微微感慨一下,太内卷了。坐回自己的座位上,先是等风扇吹得自己凉快起来,让自己静下心来。
拿出稿纸,准备写投稿人民文学杂志的文章。
其实在早之前已经想好写什么了,就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觉得与之前的劝学有一脉相承的感觉。
劝人学习了,那求学应该持什么态度呢?《师说》就很好的回答了我们。
三人行必有我师,闻道有先后,人有长短处,其他人必定有你要学习的地方,要保持谦虚。
小楷越写越熟练了,文字精气神渐渐兼具,《师说》就断断续续写在稿纸上,因为有些典故要替换,也不是一蹴而就,要打磨一下。
当然最后一段是不打算抄的,虽然感觉少了点韵味。也想过用身边的人的故事替代,但想想也没必要,不影响文章完整性。
惯例还差一首诗,诗言情,诗言志,想到今天的事,想起一首诗来。
唐代僧人黄檗禅师的《上堂开示颂》。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想要成功,那有随随便便就成的,不经历一番刻苦的自我沉淀,怎么变成光。
诗可不能还叫上堂开示颂,就叫咏梅吧,直指主题。
朱一帆检查一遍,没发现错漏后,便离开教室,邮政快递倒是开门做生意的,赶到邮政快递那,按照他们要求填好单子,交付邮费。
从邮政快递出来后又心痛一下自己的钱包,稿费还没拿到,钱花不少,真的要吃土了。
完结一件记挂在心的事,整个人都轻松不少,但革命尚未成功,朱一帆还得回宿舍啃完借来的小说,难啃,烫嘴,但也要一本一本的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