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易中海搞的大事情2

办事员一看户口本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事儿,但是人家也懒得管,这样的事儿这几年多了去了。这个时候的过继手续很简单,双方同意就行了。(哪怕现代也是一样简单,大家去网上一查就知道,最少易中海完全符合条件。)

签字按手印,办完手续回了四合院。易中海果然言而有信,拿了钱就去了菜市场,买了一大堆东西,最后还是找了个三轮拉回来的。

中午又特意去厂里找了傻柱,让他下午早点回来做席面,傻柱可以不给贾张氏面子,但肯定会给易中海面子,又不是不给钱。

罗大勇累了一天总算回到了四合院,院里这时候已经摆好了桌椅,各家的户主都来恭喜易中海有了孩子,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以后可以找个上门女婿嘛。

傻柱的手艺和南易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但四合院这些人也不是什么美食家,根本吃不出来,连吃带喝的还不停的夸傻柱手艺好呢。

罗大勇一边吃一边想着易中海的图谋,难道下这么大力气真就是为了一个槐花?

贾张氏收了500块直接揣进自己兜里,也不想想没有秦淮如十月怀胎怎么会有槐花这孩子。这也让秦淮如对贾家更加失望,现在的精神支柱就剩下棒梗一人了。

院子里人这一周可算是过的美了,算上明天罗大勇结婚的席面,这一周三顿啊,做梦都不敢想。

大家都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不敢多喝,怕醉酒耽误事儿,明天罗大勇家的席面肯定要比贾家和老易家要好上一些的,怎么说也是干部,总不能被小老百姓比下去吧,说不定还有没喝过的好酒呢。

第二天凌晨4点多,各家各户的人就主动来前院帮忙了,贴喜字的,挂鞭炮的,杀鱼、宰鸡、切肉各自忙活开了。

这时候结婚规矩多,虽然国家要求剔除旧社会的一些陋习,但你看看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有些习俗还一直存在。

天亮了以后,傻柱早就蒸好了馒头,虽然对外说是二合面的,但是8分白面,2分玉米面,也不给罗大勇省钱了,今天罗大勇可是说了,只要来帮忙,随便吃。

吃了早饭,罗大勇看了一眼手表,时间差不多了~出发。刘光齐,杨小毛,闫解成等几个小伙子都骑着自家的或借来的自行车跟着罗大勇去接亲。不是借不来汽车,而是罗大勇不想弄的太高调了。

到了李秀兰家,按照规矩该奉上的奉上,好话说了一箩筐,红包也送去不少,糖块撒了足足两斤,总算把新娘子带了出来,可以回四合院了。

回到四合院的时候一些婚礼邀请的客人已经到了,像是杨为民系的各个车间主任、人事科科长、工会领导。

赵爱党系的保卫处各个科长、队长。

李怀德系的后勤主任、财务科科长、食堂主任已经坐满了三桌了,就连王主任带的街道办干事和一些罗大勇关系较好的朋友,比如王建国之流,都自发的坐满了一桌。

罗大勇没想到今天会来这么多人,还好准备的菜够多,要不然就出乐子了。

婚礼由杨为民作为主婚人,罗大勇也不敢闹什么幺蛾子,按照规矩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