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桃花劫》

言说有镇东莱,镇外有坞,坞中遍生桃树,时节一至,花开遍野,后人便唤此坞为桃花坞,镇中有酒乃以此处花瓣浸制而成,酒中便自带花香,名曰“桃花酿”,为文人骚客所爱。

坞中有一老桃树,因地处阵势灵脉,又未遇灾殃,百年之间竟修成一二八窈窕女郎,并自称桃花仙。

每至时节,坞中便常有文人雅客游玩,十年前,有文人误将桃花酿洒于老桃根上,桃仙食之之后,便独好此酒,常作人形,入镇以桃花瓣换之。

如此多年,某日偶遇秀才张士机者,于林中吟诗作画,桃仙见其眉目清秀,言语纷芳,便假寻帕之由见之。

二人相谈甚欢,桃仙便邀其至庵中饮宴,机问:“余来此数次,为何竟从未见此庵耶?”

仙辩曰:“此地处天然阵势之中,非引不得其门而入也。”

机恍然,趁酣问其名,回曰:“桃仙儿,数年前逃荒至此,无藉也,然愿与君修燕好。”机遂从之,后便于庵中苦读。

越明年,仙产一子,机赴考,数月后中举方回。

然此时坞中已人亡庵毁,问其人乃知天雷滚落,庵庙走水毁之一旦,寻之,惟大小人形桃骨两具,触之即散,机始知其桃妖也。

然机感念桃仙之情,乃立碑为念。

“师姐!溜啊!还是你厉害!你是才女!”陆逸尘鼓了好一会儿掌,人家这可是真本事,能用古文体来写故事,这个他可不行,他都是抄来的。

这话把虞紫薇脸说红了,相比起《葬花吟》,这个半生不熟的古文体又算得了什么?而且这里头许多的修改意见都是他提出来的!

只是她也知道陆逸尘性子跳脱,便没与他吹来捧去,直道:“逸尘弟弟,你何不在此文后写首碑文诗来?”

可能刚才写古文的关系,她连说话都怪怪的了。

陆逸尘再看了几遍这个聊斋体《桃花劫》,不能说聊斋体,应该说是聊斋风比较合适,没有聊斋那么晦涩,比较容易看懂,他很满意,前世聊斋要是这么写,他就不会犯困了,一定能看完的!

以桃为关键字,找了找前世的诗词,倒发现有一首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非常符合,便在文章后面加上了:

碑中有诗云: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虞紫薇看着这首诗,痴了……

你……才是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