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投资铁三角

所以他对于实体产业回本周期的有更准确的预判。

潘迪声见邵一夫的点头,也是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心理预期。

“如果1.5亿美金以内能搞定,我还是拿30%的股份,超过这个数的话...我再争取吧。”

他对未来几个月的现金流做了一个初步的判断,5000万美金大概是他不影响自己目前生意的一个极限数字。

如果再多,他恐怕就要去贷款或者回家找爹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亿以内应该没问题,而且就算是收购,也不可能是一次性付完资金。”

蒋震廷思索了一下回复道。

在宁阿牛的调研里,阿斯麦现在最多也就要价1个亿美元,一个每年亏损几千万美金的企业,很难能拿到更高的估值。

“收购阿斯麦之后,要思考将他们搬到香江或者大陆吗?”

对于收购阿斯麦的行为几人已经统一了意见,潘迪声就开始思考后续的运行问题。

毕竟收购一个国外的公司,特别是一个一直亏钱的公司,如果放在海外让它独立运行,那么监管将成为一个问题。

这时候可没有联网的软件,可以横跨大洲的进行数据上报、工作协同。

“恐怕不行,阿斯麦的核心资产是他们的技术积累和技术人才,这些人不一定愿意离开。”

阿斯麦之所以能在日后成为光刻机领域的领头羊,主要靠的就是技术上的突破。

贸然搬离原地址,无疑会动摇这份根基。

“那你准备怎么监管?”

“还没想好,不过我倾向于不监管。到时候我会和阿斯麦的CEO聊一聊。”

蒋震廷还是相信阿斯麦是一个有理想的公司,否则也不能发展到后世的地步。

“反正我的钱交给你了,你自己看着办。”

潘迪声对于阿斯麦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现在手上这份宁阿牛整理的文件,这次的投资完全是出于对蒋震廷的信任。

于是干脆就一信到底。

“谢了!”蒋震廷真挚的对办公室的两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