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所谓苍生

“徐大人快别这么说,”闵先生笑了起来:“你这么说,我真的要羞愤欲死了。

毕竟我没有那么伟大,我也是有私心的。

不瞒你说,徐大人,我想青史留名,我想在史册上留下我的名字。”

徐凤鸣:“试问古往今来,谁不想青史留名呢?”

闵先生大笑起来:“说得对。”

徐凤鸣在丞相府,跟闵先生一聊就是好几个时辰。

他是早晨来的丞相府,等离开的时候,已经是申时了。

徐凤鸣起身告辞,闵先生于这大雪纷飞的时刻,看着徐凤鸣笔挺的背影转过长廊,消失在拐角处。

他似乎有点累,神态略显疲惫,他注视着徐凤鸣那红色的斗篷消失在眼前,半晌,才微微叹了一口气。

徐凤鸣前脚走,欧阳先生后脚就从另一边转过来了。

闵先生洗了茶具,重新泡了一壶茶。

欧阳先生端坐在闵先生对面,看着他泡茶,少顷,欧阳先生说:“这人看似恬淡疏阔,一副清心寡欲,无欲无求的样子,但其实是个重感情的。

想来今日那些话不是他想问,是他想帮君上弄清楚。”

“是啊,”闵先生赞同道:“若非如此,当初他又怎么可能跟君上回大安呢?”

“他心有沟壑,如今朝堂上有他帮着君上把持着,”欧阳先生说:“还有一众从太子府擢升上去的年轻官员,这徐凤鸣背后还有个宋扶。

如今新法已成,整个启国已经步入了正轨,假以时日,接下来的事,他们足以应付了。

丞相当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现在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我知道,多谢先生提醒。”闵先生倒了一杯茶放在欧阳先生面前:“我年纪大了,是时候告老还乡了。

只是这次他们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想来是要给我们致命一击。

郑琰又几年没消息……

不瞒先生说,我总觉得要不好。

这些士族终究是在整个启国盘根错节了几百年。

虽然一朝倾覆,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谁也说不准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

是以才一直没走,先生放心,待此次事了,我就正式辞官,回去安享晚年去。”

此时,华阳殿内,碳炉烧得正旺,时而发出木炭燃烧时的哔啵声。

几年过去,太王太后还是一如既往的雍容华贵,时光似乎没有在这个无夫无子的老人身上留下什么印记。

太王太后拿着一封信,她垂着眸,看着那封信,陈太妃站在她旁边。

片刻后,太王太后将那封信扔进炭炉里。

信纸一掉进碳炉,瞬间被火舌吞噬。

火光在这个满是皱纹的老妇人脸上映出通红的光。

太王太后看着那信变成灰烬:“炉火烧得正旺,通知你父亲,是时候趁热打铁了。”

陈太妃伫立在一旁:“是。”

自从徐凤鸣从闵先生那里得知了赵宁的身世后,他就总爱盯着赵宁看。

心想好歹赵玦贡献了一半基因,这赵宁再怎么像妈,身上总该有点赵玦的影子吧?

“看我做什么?”赵宁察觉徐凤鸣老是对着自己发呆。

“其实你也不是完全像你娘,身上还是有点你爹的影子的,”徐凤鸣目不转睛看着赵宁。

赵宁:“……”

徐凤鸣:“你那嘴唇和鼻子就像赵玦,还有……”

赵宁抬眼看他:“还有什么?”

“还有智力,”徐凤鸣说:“你爹虽然身体不好,在君王里面,算得上是个英年早逝的了。

但绝对是个聪明人,要不然,闵先生也不会变法成功。你还挺聪明的,没遗传……”

徐凤鸣差点说了不该说的话,倏地闭了嘴。

赵宁接口道:“没遗传我娘的智力,是吗?”

徐凤鸣:“……”

几天后,又有好几个官员在朝会上弹劾闵先生,要求赵宁将闵先生绳之以法。

他们聪明,没有拿赵宁的身世说话,毕竟没有真凭实据,他们可不敢污蔑赵宁。

赵宁是国君,老百姓传谣言他或许不能把老百姓怎么样,毕竟法不责众。

但这些人可不一样,惹毛了赵宁把他们杀了就杀了,还真没人敢说什么。

不过要想真的定闵先生的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得有真凭实据才行,仅靠那点捕风捉影、空穴来风的传言也是不行的。

这事压了也好几个月了,赵宁被这些人弄得烦不胜烦。

尽管知道都是阴谋诡计,但赵宁还是下了道王书,暂时收回了闵先生的丞相印,勒令闵先生禁足,又命令秦川严查此事,若是真的,就依国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