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集资架电

两位领导走后,就剩下本村人,筹资这种事情,历来都是难以达成一致的。枭勇不是村干部,但作为年轻人,可以代表一定的群体。为了不让大家久等,几个老干部,现任的村干部等,留下来商量,人多,七嘴八舌,根本定不了事情。

大家坐了下来,村长主持,首先讨论的是农户筹资方案,主要有两种声音。

“农户筹资应该按照农户土地、山林原承包人口来筹资,因为土地山林是是真正产生效益的。”这是一种意见。

而另一种意见认为:“土地山林承包人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人口,当初的有些人已经出嫁、死亡,架电了,这些人根本享受不到,不应当筹资。应该按现有人口筹资。”

“承包人口死亡、出嫁是事实,可他们并没有退回集体发包的土地山林,这些收益还是家人享受,就该家人出这部分钱。”

“不是他们不退,国家没这政策啊,他们都死亡或出嫁了,已经不消耗村上的资源,不能享受通电的好处了,为什么还要出钱呢?难道去土里把他们挖出来交钱……”

两种意见激烈争论,作为枭勇,当然是支持后者,按现有人口筹资,可他也不好明确表示,他年纪最小,也没啥发言的资格。

见他不发言,村子还是没有放过他,点名到:“阿庆,你是读书人,又在外面闯荡过,你来说说你的意见。”

枭勇不好推辞了,想了想,干脆就综合两种意见,于是说道:“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我的想法是把资金分为两份,一半由承包人口来分摊筹资,一半由现有人口来分摊筹资。这样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有些人既是承包人口,也是现有人口,这种人要出两份。我认为这样可能会公平一点,当然,如果考虑不周到的,请大家原谅。”

会场陷入短暂的沉默,好像也没人反对,也没人支持,可能是有些绕口。见大家都不说话,村长就趁机说:

“就这么定了,大家不要再瞎扯了,我也想了,根本就没有绝对公平和十全十美的办法,为了早日通电,大家就不要在计较了,多也多不了几文,少也少不了几文。”

村长一锤定音,准备讨论一下村集体应该出的部分要怎么筹集。村长还没开口,有人提出了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