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要我们写的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昨天晚上到今天,我思考了一下,有几个想法,但我自己琢磨不准,所以说出来,你且来帮我看看?”
尹煊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李世民脸色一僵,轻轻推了尹煊一下:“你倒是说话啊。”
“你不是让我不要插嘴的?”尹煊瞥了他一眼,很是奇怪,一脸无辜。
李世民一拍脑袋。
他算是对尹煊束手无策了,轻声又叹了口气,颇有些无奈地继续开口:“我目前是有一个想法。”
“你看,孔家不是办公学了?”
“虽然目前公学只是在长安几处试点,花费虽高,但勉强还在朝廷的承受范围之内。”
公学这东西的花销…可比李世民、孔颖达之前想的高了好几倍,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姑且只是在长安、洛阳,这大唐最繁华的两地开办了公学。
洛阳那边的公学,数量甚至还不到长安这边的一半。
都是几乡之地共用一所学校,孩子们要读书,都要走上好几里山道。
“现在朝廷又多了高句丽这块地盘,安西的商路也越发繁盛起来,朝廷手里现在并不算缺钱。”
对而今的大唐而言,是处于一种被全世界供养的局面。
像是大唐这些基础工业所用的铁矿石、木材,还有供养大唐人口所需的粮食,都是从各国卖入进来的。
而大唐所需提供的,无非就是铜钱——甚至连铜钱都不用,那些商贾反正只认尹煊的纸钞,让尹煊印钞就是了。
有了钱,李世民的底气就很足。
“所以我是觉得,能不能在公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尹煊轻轻点了下脑袋:“更进一步?”
李世民颔首:“对,现在的公学不是只学六年,按照你所言之内容,那些不都是基础教育?”
“我是觉得,应该再在上面,弄一个进阶的教育。”
“比方说,现在孩童所读蒙学称之为小学的话,那…再进一步,便称之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