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里的记忆斑驳庞大,想的头疼。
反正是凉透了。
多思无益。
“谢陛下。”
刘瑾面色一喜。
当即接过宫女手上的参汤,躬身近前呈上。
神态,恭敬至极。
“刘瑾?”
刘越微眯着眼,喝了口参汤。
打量着面前约莫五十出头,声音尖细,面白无须的太监。
这货就是号称立地皇帝,明朝八虎之首的刘瑾?
倒是有点意思。
“陛下勿忧。”
“我大汉江山已历六世,国富民强,区区一些叛乱贼子,跳梁小丑,不过尔尔,焉能坏得我大汉国运?”
“此番有李景隆,李大将军挂帅,统御虎贲二十万天兵,良将无数,必能生擒叛贼,收复...”
刘瑾心思一转,躬身再拜。
他身为天子的亲侍,掌印太监。
察言观色都成本能了,哪里能看不出陛下在担忧什么。
拍拍龙屁,总是没错。
“砰!”
“...咳咳!”
“你,你他么的再说一遍?”
刘越,怒目而视。
他是差点让参汤呛死,手里的雕龙玉碗,直接砸在了刘瑾的脚下。
登时摔得四分五裂。
“陛下,小的该死,陛下保重龙体啊。”
刘瑾都懵了。
顾不得地上的瓷片,整个人直接趴在了地上,拼命叩首。
他是真不明白,自己错哪了?
陛下变了...
“混账!”
“还保重什么龙体,朕都特么要成尸体了!”
“说清楚!”
刘越声音森寒,手心都在冒汗。
这具身体的记忆,他并没有完全吃透。
但并不影响,他对于李景隆的认知。
大明战神啊!
最高战绩,曾率兵五十万讨贼,让朱棣五万大军给干翻了。
现在带兵二十万,攻打项羽、或者是李渊、董卓。
他不清楚永乐大帝,朱棣的军事能力,对比这三位如何。
可他也绝不认为,那个李景隆有一丢丢的胜算。
“...陛下容禀。”
“陛下自从龙体抱恙后,留有旨意,一切事宜皆由丞相,杨国忠亲自决策。”
刘瑾差点吓瘫了,声音颤抖。
低着头,匆忙从龙案上,找出一份赤色奏章呈了上去。
他是不明白,出兵讨逆,收复失地。
这不正是陛下一直心心念念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