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在偏堂,对杜畿进行了一番考校。
经济、政治、农桑、军事,都有所涉及,杜畿也从容不迫的回答。
李烨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杜畿,心想: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杜畿,你的才能,我初步了解了,很不错,这样吧,魏郡太守原本由华歆兼任,现在由你担任,当年我从魏郡起家,此地改革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由你来升华落实,有不解之处,可多向子鱼(华歆)请教。”
“谢主公。”杜畿行礼道:“畿,拜见主公。”
“不必多礼。”李烨将杜畿扶了起来,至少在目前,乱世之中,李烨用人重才华,而不重资历。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杜畿无论是多有才能,也不可能一加入就被任命为太守。
如今,李烨给了他机会,其余的事情就要他自己做了,能否干出一番功绩,证明自己,证明李烨的眼光。
目前讨伐董卓的战役才结束不久,各路诸侯还在恢复损失的战力,至少在秋收前,不会发生太大的战争。
李烨也正是看在这个机会,才选择将军团计划落实。
至于军团内部,依旧是实行军营制度,以一万人为一军,改设一千人为一营,营设校尉和都尉,下设百夫长,再到什长,组成严明的军官制度。
各军团,战时作战,非战时则进行训练和屯田。
在地方上,郡县常备守将也有明确的安排,普通县城守军一千,地方重镇守军两千,郡级首府守军三千,州级治所可有守军五千。
邺城,作为李烨势力的核心,则是有一万守军,由赵融统帅。
这些守军主要是负责日常的秩序管理、讨伐地区的山贼土匪、农忙时屯田、防御敌军偷袭等。
他们比平常百姓多了些任务,但多了些俸禄,并不算军队正式编制,属于民兵和武警一类,正式的征战是用不着他们的。
李烨在冀州,一方面进行军团的调整和改建,另一方面也在等待袁绍对青州下手。
届时李烨就会以救援青州的名义,派兵入青州,实则攻占青州,并且攻打袁绍的渤海老巢。
袁绍目前虽然厉兵秣马,但还没有出兵的动静,在讨董战役中,袁绍虽然没有将领战死,但军队损失却不在少数。
将领和军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足够的兵力,光有将领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