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贤解释道:“如果是一个病人一个病人的针对性治疗,药多一点,标本兼治,固然是好,可是这么多人,虽然主因相同,但情况各异,药多了,势必会给相佐的病人雪上加霜,起了反作用!”
元道中略懂医道,他曾见过一两味药就能治病的奇事,所以认为李伯贤说的有一定道理,于是又问他:“依你看,该如何取舍?”
李伯贤回答道:“从医道上说,一个药方里,君臣佐使不可或缺,这是常道,但有的君药也可做臣药,臣药也可为佐使,在配伍当中,只有相对而言,没有一定的君臣佐使,所以用药在精不在多,固本培元调动身体的力量,长远看效果更好。”
元道中似明白又似不明白,但听起来蛮有依据的,便直截了当的问:“依你说这药方怎么开?”
“我可开不了!”李伯贤赶紧推脱道:“我也只是觉得药味太多了,反而弄巧成拙,真要让我开方,我可没那本事!”
“怎么会?我看你说的挺有道理的。”元道中认为李伯贤年轻有为,思想先进,有魄力又谦逊,挺难得的。
“元大人!”李伯贤谨慎的说:“我也只是提个小小的建议,大方向主心骨我还真干不了。”
元道中知道他不敢说,这里面干系重大,能够理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名医们都老了,下手顾虑重重,总想照顾各方利益,变得拖泥带水,可叹!如果年轻气盛的不出来,社会永远没有动力!
还有一点元道中没有想到,那就是走的路多了,规矩都忘了,和达到目的相比,不若怎么省事怎么安全怎么来。
三位名医再次相聚,这次是在白马县大牢,他们从来不会主动来的地方。但这里似乎并不错,没有凶神恶煞的狂徒,也没有飞檐走壁的江洋大盗,原本在医馆里见不到的,这里也没有。
但在医馆里见到的场面,不及这里十分之一,死亡的气息,聚而不散!
小主,
从拥挤的程度上看,瘟疫似乎已经开始抬头,并有燎原的趋势,如果不能及时遏制住,相信大家都会受到波及,所以三位名医决定,轮流在大牢里值班,和县衙的官医一道,堵住这个最关键的风口。
现在最棘手的是,弄不清发癫的原因,按照史书记载,瘟疫往往来势汹汹,范围之大,速度之快,让人应接不暇,但医书也有记载,瘟病多散神,伤人脾胃,夺人躯壳。好像能够让人癫狂的瘟疫,从来没有出现过。
李庚寿认为癫狂才是最应该关注的地方,这是区别于以往瘟疫病例的关键,只要把这个狂躁症给消除掉,剩下的瘟疫就好治多了,所以他的治疗多在癫狂上下功夫。
萧仁远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癫狂有可能是瘟疫导致的,只是一个病症,而且是大众表现的一个通症,只要把瘟疫这个病根给祛除,癫狂症不治自愈,所以,他主攻瘟疫。
相比金宝山而言,他就简单的多,不管你是癫狂还是瘟疫,你有什么病症,我就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治到没有病症,就万事大吉了。
所以每隔一天,方子就会有变化,并非针对病情调整,仅仅是治疗理念不同,白马县大牢里的人们自然不晓其中含义,只能一味的跟随,那到底有没有成功治愈的?暂时还没有!
这可急坏了元道中,他从一开始就请三位名医一同诊断,到后来出方抓药,集中治理,再后来连大夫都请到大牢里来了,效果依然不明显,再往后,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此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还不能有所交代,武县令只怕也难独善其身,上面追究下来,数罪并罚,就果然一身轻了。